• 35阅读
  • 0回复

争上“金杯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8
第4版(要闻)
专栏:

  争上“金杯柱”
黄国光
进入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一座花岗石浮雕的金杯柱立即出现在你面前,这是该厂荣誉的象征。
金杯柱下的玻璃窗内,镶嵌着24名生产技术能手和10个先进集体的彩色照片和事迹简介。这些先进人物和集体,大都是生产第一线工人和“拔尖班组”。
五粮液酒厂是全国闻名的大型企业,五粮液连续四届蝉联国家金奖,曾获18枚国际金奖,年创税利名列全国十大名酒之冠。厂长王国春认为,企业取得如此成绩,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立了头功,荣誉应该首先属于他们。
1992年,企业评出了14名生产技术能手,第一次把他们的照片和名字挂入金杯柱的橱窗。今年2月,企业又评选出了1993年度的24名“生产技术能手”和10个“拔尖班组”,人们再次从同一个橱窗里看到他们的形象。此外,企业还让24名先进个人,分两批出国观光旅游。
为了争当一年一度的企业明星,争上金杯柱,五粮液酒厂出现了许多你追我赶、争做贡献的好人好事。505车间酿酒小组长刘德超,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企业先进个人。他酿酒13年,当了9年组长,领导一个5人小组,一年能创造税利上百万。出了名,他先后收到6封信,来信者对他许以优厚的报酬,但他的态度很坚决:“我被厂里评为生产能手,每年收入上万元。厂里对得起我,我要在现在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干。”
舒跃东原来是酿酒小组组长,1992年度被评为生产技术能手,名字上了金杯柱,还被提为车间班长。后来,他感到自己当酿酒小组长更能发挥特长,便主动辞掉了班长职务,“官复原职”。去年,他的名字又一次上了金杯柱。
林庭章1993年被评为生产技术能手。4年前,他领导的酿酒小组酒质就已属上乘,但“软件”不行,年年落榜。去年,他们组共生产原酒81吨,超任务19吨,其中一级酒41吨,超任务16吨,而且学习、思想工作、纪律都不错,他终于当上了生产技术能手。
近几年,五粮液酒厂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企业明星,全厂4000多名职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出现了人人争当先进的新风。企业效益创历史最高纪录,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