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山西一些大中型企业靠深化改革摆脱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1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西一些大中型企业
靠深化改革摆脱困境
本报太原8月10日电记者阎晓明报道:山西省委的一项调查表明,经过改革开放的锤炼,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措施所创造的条件,这个省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转换机制,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厂两制”是太原“五一”机器厂的成功之路。他们借助老企业的设备、人员和厂房,培植出体制全新的“子厂”——山西太原索斯沃斯升降台有限公司,使这个累计亏损1989万元的企业出现了生机。在此基础上,他们运用“子厂”的机制,对老厂进行机制转换,1993年实现利税93万元,一举摘掉了亏损的帽子。
山西机器厂是国家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虽然整体上处于劣势,但个别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征得山西省政府批准,该厂实行分立经营,重新组建山西机器制造公司,将原有的部分车间分立为5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今年一季度亏损额比上年减少了114万多元,企业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山西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选择的搞活之路,太原绒织印染厂的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他们大胆决策,把49.99%的职工分离出来,组建了电脑、装饰、出租车公司等20多个经济实体,以承包形式确立了与总厂的利益关系。人员分流后,从事一线生产的人员减少了一半,但劳动生产率却得以大幅度提高,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0.1%,利税增加了61.61%,组建的经济实体也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