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抓住机遇尊重规律——访浙江省省长万学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3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住机遇尊重规律
——访浙江省省长万学远
阎启翔
浙江省经济发展近几年取得可喜成绩:
——流通领域充满活力,全省去年商品市场超过4300个,成交额高居全国第一位;
——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利用外资规模去年超过前14年的总和,外贸出口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
——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去年上交国家48亿元,仅低于上海和江苏,在全国名列第三;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去年是历史上人均收入最多的一年;
——今年1至6月,全省工业生产又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春粮和夏粮,均获丰收……
就经济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访问了浙江省省长万学远。
    抓住机遇迈出三大步
两年前,走上浙江省领导岗位的万学远,热情豪爽,开宗明义就说:“机遇,是成就事业的良机。其实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和利用的问题。回顾浙江近年发展历程,我们走了这样三步:
第一步,1992年春,小平同志发表南巡重要谈话使我们对市场有了新的认识。浙江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结构以轻、小为特色,加工业比较发达。省情表明,浙江经济要发展,关键在于搞活流通。为此,我们把培育市场、发展市场,作为工作重点、改革重点,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当年,全省投入市场建设的资金超过17亿元,约为1988年的6倍。1993年,城乡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一下超过4300个。目前,浙江已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等107家大型市场。每家年成交额都在亿元以上。今年初,全国百强市场排座次,浙江一省就占了24个。“筑巢引凤”成了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越唱越红火。
第二步,1993年中央决定人民币双重汇率并轨。我们认为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及时号召干部,强化开放意识,大胆利用外资。当年,利用外资规模超过了前14年的总和。我们还利用这一机遇,发展对外贸易,在全省形成省外贸公司、市县外贸公司、自营出口企业、三资企业共同对外的经营格局。外贸出口额当年比上年增长20%。
第三步,中央进行宏观调控,压缩基建投资。我们认为,这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机。省委和省政府决心把那些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市场的项目压下来,集中财力上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去年,是全省交通运输史上投资最大、建成项目最多的一年,也是电力发展最快、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工作也没有放松。我们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支持外出经商农民,转让承包的土地。目前,全省种粮大户超过10万个,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起了巨大作用。
    决策者抓住机遇需要两个条件
决策者怎样才能抓住机遇?万学远认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调查研究获取信息;二是增加胆识,趋利避险。我们说的历史机遇,是一个大的概念。在具体工作中,还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这就要求领导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捕捉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浙江共有77个地、市、县,不到两年万学远就跑了74个。在跑的过程中,了解情况,广交朋友,搜集“金点子”,发现新的机遇,分析研究,大胆决策。增加胆识趋利避险,是关键所在。具体的机遇有两个特点:稍纵即逝,利弊同在。要想抓住它,一要有胆量,善于识别,敢于开拓创新;二要洞察细微,从实际出发,做到趋利避险,尽量减少损失。万学远说,过去,我们自忖财力有限,对海洋开发缺少信息,失去了大好机遇。去年,扩大开放,对外招商,我们抓住机遇,一举和17个跨国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开发浙江海洋油气。他们投资3亿美元,目前已经试采,前景鼓舞人心。浙江沿海,有3000多个岛屿,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的是,要有胆识,捕捉机遇,加速开发。抓住机遇人们已经说得比较多,但万学远省长强调把抓住机遇和尊重规律结合起来,则给人以新的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