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扭亏增盈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大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4
第2版(经济)
专栏:

  扭亏增盈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大事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
今年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最为关键的一年。年初以来,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和外贸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计划陆续出台,总体上进展顺利。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18.8%,是近10年来同时期增长速度较高的。其中,国有工业增长5.3%。这是宏观调控的成绩。从宏观经济环境看,金融秩序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外贸形势喜人。外汇储备增加,财政状况也比预料的好。财税改革仅在半年时间里就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特别是税制改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因此出麻烦的,我国平稳实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上半年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1%,与前几个月相比,工业生产速度逐月回升,企业效益逐渐改观。企业亏损严峻的局面得到控制,上半年国有工业企业亏损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7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紧张,特别是生产经营资金不足,危及生产的正常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互相拖欠严重。6月末,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为360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4%。企业大量的资金被互相拖欠,严重困扰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和消费基金膨胀,挤占了现有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物价上涨,吃掉了部分生产资金;企业生产流动资金需要量大量增加,加大了资金紧张程度;产品质量差,产品无销路,库存上升,积压了一部分生产经营资金;此外,还有一个突出的原因是亏损过大,目前,企业的明亏、暗亏、超亏挂帐已达数千亿元,造成企业大量生产资金沉淀。企业亏损增加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来讲,主要有两个:一是“两则”影响。实行“两则”,企业潜亏摆在明处,明亏总比暗亏要好,钱还是留在了企业。“两则”虽然加大明亏,但将潜亏摆在明处,便于准确、真实了解情况。二是成本、价格上升对企业亏损的影响不能忽视。今年以来,煤、电、油、运费等价格相继放开,对下游产品和下游行业如机械、轻纺企业亏损影响较大。过去,这些企业主要靠国家提供低价能源过日子,而中央每年给煤炭、石油的补贴达100多亿元。尤其是微利亏损企业,对价格的承受消化能力较弱。再加上工资提高和企业内部的损失浪费,使工资成本、费用上升。
主观原因方面,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是造成亏损的最直接、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目前,有些企业不是充分运用自己已经得到的自主权,下苦功,挖掘潜力,发奋自强,而是依旧两眼盯着外头,看着上头。“以奖代管”、“以包代管”、“以转代管”,以至管理松弛;有的企业领导班子闹矛盾,内耗致亏。据有关部门对亏损企业的调查,由于领导人素质低,领导班子不团结,导致人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规章制度废弛,造成严重亏损的企业占11.32%。有的地方一旦调整了领导班子,企业状况就截然改观。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扭亏增盈工作。前不久还专门召开了扭亏增盈工作会议,我们必须把扭亏增盈当作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怎样抓扭亏增盈呢?
(一)提高认识。首先要认识到扭亏工作既是企业行为,也是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要改变扭亏只是企业行为的观念。其次,抓扭亏工作,要转变观念,跳出原来的旧框框、旧套套。再也不能靠过去增支、减税优惠政策了。
(二)转换机制。首先,要转轨建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讲求效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要面向市场,实行以销定产,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有条件的企业,要赋予其外贸进出口权。其次,要建立企业破产机制。能扭亏的,就要全力支持,拉一把,扶上岸;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要果断决策,早给出路,该倒闭的就倒闭,该破产的就破产。任由这类亏损企业拖垮其他企业不行,违背经济规律,“死马当作活马医”也不可取。再次,要加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消除亏损企业和破产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人心、稳定社会,才能稳定经济。
(三)加强管理。一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二是狠抓财务管理。三是抓好人的管理,要注意充分提高职工做主人的责任感,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两则”给企业的理财自主权和现有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扭亏增盈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要用好“两则”赋予企业的各项自主财权,用好自主财力。
二是要认真执行财政部、经贸委关于潜亏和产成品资金损失的处理规定。
三是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清产核资的有关政策。
四是企业要培养利润动机,构造积累机制。一个企业想发展得快一点,好一点,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原始积累过程。如果生产不计成本,投资不讲效益,产品不问销路,收入不留后备,就不可能有雄厚的资金积累,甚至会坐吃山空。资金积累过程是一个投资者牺牲当前消费的过程,而消费过程又是一个生产实现的过程,只主张消费而不促进积累,甚至主张过早消费,过度消费,有了钱就分光吃光,不仅会误企业,而且会误国。一个缺乏自我积累的企业,不仅解决资金紧张无望,而且可能陷入债务的泥潭,甚至有灭顶之灾,因此,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有利润动机,建立积累机制。
企业的盈余公积金,也要优先用于补充生产经营资金。据统计,1993年,全国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盈余公积金达到864.76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凡是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不准用盈余公积金搞新的基建和技改投资,必须优先用于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需要。
(五)各部门要搞好服务。要加强行业的协调、服务和指导。各级财政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同其他经济综合部门一道,把同行业中规模相同,产品相同的企业进行盈亏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看亏损企业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六)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工作。据财政部初步统计,1993年亏损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85户,占亏损户数的10.8%,而亏损额却占全部亏损额的60%。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首先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增加地方财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