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爱我东海——蚌埠卷烟厂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4
第4版(要闻)
专栏:

  爱我东海
——蚌埠卷烟厂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孙健
“你在新四军军旗下诞生,你在新中国怀抱里成长。……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我们的工厂向前进!廉洁奉公,同心同德,东海精神大发扬。”
蚌埠卷烟厂是在新四军东海烟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51年历史。因此,该厂又把它的企业精神称为“东海精神”。
每月5日和20日清晨,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雨雪纷飞,一阵激越昂扬的军号声后,全厂干部职工列着整齐的方队,目注国旗和厂旗徐徐上升,高唱厂歌,振臂高呼三遍“东海精神”。
为了发扬“东海精神”,他们制作了厂旗,谱写了厂歌,编排了厂舞,厂区内建立了东海长廊,创办了《东海报》、《东海文学》,开播了闭路电视。他们还建立了厂史和改革成果展览馆。企业各项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我爱东海”的主题展开,激发干部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开展了评选“东海荣誉勋章”、“东海标兵”、“东海十佳青年”活动;组织“东海杯”等多项劳动竞赛、智力竞赛、体育竞赛,举办“我与东海共命运”征文活动。
正是围绕“东海精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东海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不断涌现。仅1993年卷烟厂就涌现出6个先进党支部、20个先进党小组和84名优秀党员。
蚌埠卷烟厂的治厂方针是:严字当头,慈在其中;民主参与,制度保证。他们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适合厂情的管理制度和经验,如:早会制、标准工作日制、工艺七定、质量八制、小级管理制度等等,为企业生产起到了护航定轨的作用。厂长兼党委书记李邦福常说:“爱是教育的基础。企业关心职工一分,职工就会回报企业十分。烟厂是一个整体,干部工人要互相关心,让企业充满爱。”卷烟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一直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职工积极性看成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而,他们时时处处了解职工愿望和需求,全心全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10年来,职工年收入不断提高,住房面积从人均4.5平方米增加到8平方米以上。企业兴建了全市一流的“东海育苑”,盖起了职工医院,建造了宽敞舒适的职工餐厅。今年春节早晨,李邦福专门到94岁和96岁的两位退休工人家拜年。这两位老人已经退休30多年,但月收入仍达300元。在该厂,离退休干部和工人夏天有防暑降温费,冬天有取暖费,每月有保健费。去年,厂里又购置了豪华旅游大客车,分期分批组织他们旅游。厂部还为每位退休干部每年免费赠订三份报纸。
职工张波勤奋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不幸,他的女儿患上白血病。厂团委写了《告全厂团员青年书》,号召为张波的女儿捐款治病。于是,一曲深情的《爱的奉献》荡漾在厂区上空,几天内就收到捐款逾万元,把一个处于死亡边缘的小生命拉回了人间。
从1983年至1993年,蚌埠卷烟厂利税由1.7亿元提高到6.5亿元,10年间向国家上交利税36亿元,企业固定资产翻了4番,职工收入增加了4倍;在安徽工业企业五十强排序中,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名列第二,仅次于马钢,居全省烟草行业之首;蚌埠卷烟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李邦福厂长被授予安徽省劳模和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