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古泽生香——江继亿和他的青铜器写意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5
第8版(副刊)
专栏:

  古泽生香
——江继亿和他的青铜器写意画
陈玉胜
在师徒授受的国画门派中,风格技法的继承转合,有着极严格的戒定和规范。虽然为师者,一再告诫:“像我者死,拟我者生”,提倡创新,但徒辈弟子,果真要创新时,则不仅仅需要一股锐气和勇气,更需要扎实深厚的传统的基本功。北京中年画家江继亿应该说就是这样一位齐派弟子。他画的写意花鸟不仅深得齐派精髓,而且突破齐派绘画内容涵量,将青铜器引入画面,与大写意花鸟糅合一处,让人耳目一新,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艺术观赏性。
江继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喜好绘画,13岁时便拜在著名画家许麟庐门下,学习齐派大写意花鸟,之后又得到李可染先生指教,同时又经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长期悉心指点,刻苦钻研,砥砺35年如一日,以一手豁达豪放的大写意花鸟誉满京城。他的作品曾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得一等奖,并多次为民政事业、残疾人、灾区及援藏基金会、亚运会捐画义卖,被国家许多艺术机构收藏。日本、南韩、新加坡、泰国,不少名流要人均收藏有他的作品。
面对这一切,江继亿并未满足。在大量的绘画写生中,由于他经常接触有关青铜器的实物和图谱,并深为青铜器那铸冶精致的鸟兽图案及本身所具有的壮美雄浑的气势所赞叹和迷恋。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能不能以国画的手法,艺术地再现这一国粹瑰宝呢?说干就干,从1983年开始,他就经常出入故宫、历史博物馆等文物单位,广为收集有关青铜器的资料,留心各种最新考古出土的消息。经过苦苦研究探索,终于独创出一条用丹青水墨表现青铜器的技法。厚重雄浑的青铜器,稳稳地落在薄薄的宣纸上。
《民族之魂》是他第一幅突破传统,力开国画表现手法一代新风的处女作。画家在用传统写意的手法艳美而传神地画出大牡丹花的同时,又极尽写实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出“司母戊大鼎”这尊震烁古今,名扬中外的古鼎。那斑驳陆离的铜锈,纹理灿然的雕饰,均被画家妙不可言地烘托出来。让人看去竟产生一种强烈的、只有油画才具有的质感效果,仿佛使人能亲身感受到古鼎的温凉轻重,及其内蕴的中华民族那沧桑而沉郁、磅礴而深远的历史回响。(附图片)
(左图是江继亿的新作《益寿延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