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一场闹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6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一场闹剧
本报记者张国成
每年8月15日这一天,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里都喧闹非常。今年也不例外。
离神社老远,便听见军号声声,口号阵阵。及近一看,时光仿佛倒退了50年。10个一群,5个一伙,亢奋交谈的人们都穿着二战时的日本军服。有人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的白制服;有人着侵华日军的黄军装,那帽子上的三片瓦似的布片在随风扇动;还有人身穿二战时期日本空军“神风突击队”的军服,大夏天还戴着皮帽。除陆海空军之外,还有宪兵。“三八大盖”支架在一旁,刺刀却别在腰间。这不是在演戏,而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重温对外侵略的旧梦,呼唤侵略者的亡灵。
在神社前广场上,正在召开一个所谓的“追悼阵亡者集会”。从会场周围那些斑驳陆离的旗子上,就能了解这个集会是何等货色。什么“太平洋战争是日本的自卫战争”,“大东亚圣战是亚洲民族独立的契机”,“反对国会通过谢罪宣言”等等。发言者声嘶力竭喧嚷的无非是为侵略翻案,为战犯招魂。
正午,是49年前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刻。那些穿军装的人,整队集合,肩荷枪支,吹吹打打,吆三喝四地走向神殿。神社前广场是碎石铺路,走的人多了,便尘土飞扬。活脱脱的一片乌烟瘴气。
在神社侧面的通道上,一辆辆黑色轿车鱼贯而来。几名身着礼服的内阁大臣走下车,向包括二战的一些甲级战犯在内的亡灵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如果说广场上的人是一些无名之辈的话,那么,这些号称国家意志代表的大臣们的举动则无论如何不能被正直的社会舆论所容忍。
人们从靖国神社的闹剧与村山首相对战争的反省和对受害者的哀悼所形成的反差中,看到了日本国内对那场战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本报东京8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