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面对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两大挑战,传统农业无法满足人们吃饭的需要,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包建中为此建议——大力发展“白色工程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面对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两大挑战,传统农业无法满足人们吃饭的需要,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包建中为此建议——大力发展“白色工程农业”
蒲冬明
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第2号国情报告指出,再过30—4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人均耕地将减少到0.08公顷,人均水资源比现在下降1/3。到那时,以水、土为中心的“绿色农业”将达到其承载力的临界线!15亿人的吃饭问题该如何解决?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包建中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发展“白色工程农业”的建议。他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包建中说,所谓白色工程农业,就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应用而组建的工程农业。由于这项新型农业生产是在高度洁净的可控制的室内环境中进行的,人们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所以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工程农业”。它分为微生物工程农业和细胞工程农业。
包建中说,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已成为一项重要新产业,目前国际上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据测算,一座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的工厂,只需数千亩土地,就能生产出相当于180万亩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质。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解决蛋白质资源的重要途径。前苏联年产量约为130万吨,有生产工厂98座。美国年产量为80万吨。当前,我国的单细胞蛋白生产也已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领域形成工业规模生产。据初步统计,全国约有50多座工厂,1990年产量约为1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医药和食用酵母,用作饲料的单细胞蛋白量很少。
根据我国的长远发展规划,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展肉、蛋、奶、禽等畜牧业生产,而其中的关键是饲料。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用于饲料的部分仅占15.6%,而世界平均水平饲料粮占42.9%,美国则占74.6%。显然,这样高的比例,以我国的人口与耕地资源之比是很难承受和实现的。目前我国人均占有配合饲料仅20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1/10,而美国人均配合饲料474公斤,差距更悬殊。饲料中最缺的是蛋白质饲料,按目前水平,到本世纪末,我国蛋白质饲料缺口将达1200万吨。这仅靠农业耕地难以解决,只有发展微生物单细胞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才是解决问题最有希望的实际途径之一。微生物工程农业并非科学幻想,完全可以通过努力使其变为现实。
细胞工程农业技术也在日臻完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全能性。利用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在工厂里生产天然的动植物产品,近年来已由科学思想变为部分事实。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发展更加迅速,植物细胞产生的50多种产品都可以在工业发酵罐中生产。日本已在百吨级的大发酵罐中用人参根细胞培养出人参活性物质,制成颗粒状人参,质量可与野人参媲美,而价格还不到野人参的一半。
包建中说,农业作为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传统农业已无法再应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两大挑战。古老的农业只有将万年不变的露地单相形态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露地与工厂化结合双相形态的生产方式,才能进一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白色工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建中焦急地说,三四十年转瞬即逝,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而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微生物科学研究。为此,他建议,由国家适当投资,在中国农科院创建一个微生物研究所,另在全国选一座基础好的中专农业学校,改建成全国第一所“微生物产业技工学校”,为今后微生物工业大发展准备人才和提供教学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