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彗木相撞促进了天文学的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彗木相撞促进了天文学的繁荣
赵世英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这是自有人类以来从未见过的天象。撞击事件是在去年作出的预报。因此,这次撞击成了在太阳系内一场空前的天文实验,当然是人力所无法进行的实验。
当“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被发现不久,天文学家们就潜心研究它的来龙去脉,寻找它和木星的关系。天体力学家们最拿手的就是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彗星的轨道,从而揭示这颗彗星的行踪。要知道,天体力学家们作这样具体的预报,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彗核已经分裂成许多碎块,并且这些小质量的天体仍处于不断分裂和损失质量的过程中。难怪撞击前有些人担心:撞击事件发生在距我们7.7亿公里的太空,万一出现不测事件,有没有撞不上的可能?
准确的预报是和掌握精确的跟踪观测资料分不开的。参加这次跟踪观测的不仅有世界各地的地面天文台,还有绕地球运动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实现了地面和空间观测的联合。
国际上有协调组织,中国科学院也成立了协调组织。我国有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和乌鲁木齐天文站等部门投入观测。除观测木星本体,还观测木卫的光度变化,所以这是一次综合性的观测考察,大大促进了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
这一特殊天象还广泛地吸引了业余天文爱好者投入观测。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意识和破除封建迷信也都大有好处。
观测撞击过程已获得了丰富的彗星、木星和撞击现象的信息。一般说来,天文观测只能观测太空业已发生天象的陈痕旧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文观测研究都属被动性的。天文学家不能移植天体,不能解剖天象,甚至都不能接近所要研究的对象。然而,这次彗星撞击木星是一次很好的天文实验,事先作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完全不同于以往被动的天文观测局面。
行星和彗星物理学家们对撞击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观测它们的意义和手段,事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研究。预计彗核碎块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入木星大气层时,可能产生爆炸、火球、闪光、尘云、黑斑和木星电波爆发等,撞击时这些特征均已出现,这是又一项成功的预报。根据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先生的统计,我国11个观测点已全部观测到撞击现象。所有光学观测台站都观测到由于彗星撞击在木星表面形成的暗斑;上海天文台观测到木卫闪光现象;通过光谱观测,云南天文台发现硫,北京天文台发现氨;还有几个观测站观测到撞击引起的木星电波爆发。
就目前看,在历时6天的撞击事件中,以G块的撞击在木星大气层中形成的黑斑最大,G块本身体积最大,撞击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也最大。据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在G块撞击时,发现了大量的氨,这表明撞击时的爆炸使木星大气中固态氨气化了。总起来说,从这次撞击事件中观测到了丰富的撞击现象,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木星大气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彗星的组成和演化,撞击过程的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大量的观测资料尚待归纳、筛选和鉴定,结论性的成果要在分析研究后才能确定。
举世瞩目的彗星撞击木星,从发现、预报到观测成功,这是当代天文学和当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果,将载入人类认识宇宙的史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