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重放异彩的珠算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重放异彩的珠算盘
本报记者赵相如
当世界迈入了电脑和计算器时代时,算盘究竟还有多大用场?记者带着一些疑虑,走访两年前创办了算盘研究所的浙江会计学校校长李振民,一席交谈令人耳目一新。
李振民说,我国最早记载有珠算盘的古籍是元末陶宗仪著的《辍耕录》,到明朝在程大位著的《算法流宗》一书中,叙述的珠算盘的定位方法、加减乘除口诀等,流传至今仍在广泛采用。经过800年的演变,算盘逐渐发展成为上2珠、下5珠式的如今通常见到的那种木框架的珠算盘。看似颇为简单的珠算盘,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推动下经500年逐渐形成的,它集中了多少代人的智慧。
明朝万历九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把西方数学传进我国,引起我国教育方式的某种变革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同时用笔算的方法也逐渐得以普及。今天我国电脑、计算器也快普及或基本普及的条件下,仍然需要珠算盘,这不是恋古惜旧,而是因为它特别有个优点不可忽视:开发智力。
确实,计算器轻巧方便,轻轻一按就出来了数字,特别是多位数乘多位数,那简直神极了。可是老是这么按来按去,还用得着动脑子吗?尤其是对于正在吸收知识琼浆的儿童。事物总有两面性。美国数学家查理德博士说:“电子计算机造成了人的依赖性,不动脑子,减低智力。而三算(珠算、笔算、心算)能增强人的思维能力。”
浙江算盘研究所成立以来的一年半时间里,着重开展珠算技术的研究和新型算盘的制作,他们甘于淡泊寂寞,默默地使7种类型的算盘问世:加法算盘、多梁九珠算盘、游珠礼品算盘、倍数加减算盘、图珠算盘、扁珠常用教具算盘、隐珠算盘。其中有4种算盘已获国家专利。最令人感兴趣的是隐珠算盘:集玩具与教具于一体,价格比任何电动玩具便宜得多;其正面是隐珠图板,另一面是无尘黑板;隐珠图板有框、梁、档。需要用时手指拨拉对应档位,有效珠象就出现了,珠的运动方向与算盘常规打法一致,在使用时无用珠概不出现,整个板面美观清晰,富有神奇感,可以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另一面的无尘黑板配有一支特殊神笔供写数、写字、画画等,抹去时无灰尘,趣味性强,使少年儿童在学习中又做了游戏,大大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同时促使他们启动想象力。如今日本、美国等许多有关人士已与这个研究所有着密切的来往。
(附图片)
图为扁珠常用教具算盘。此算盘拨珠轻松灵活;可以折叠,珠与梗不滑脱,演算中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