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平民生活史诗品格——看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7
第8版(副刊)
专栏:

  平民生活史诗品格
——看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
彭加瑾
近期的电视荧屏,改革之风劲吹。浙江省电视剧制作中心、温州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联合录制的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以其凝聚着时代风云的平民故事而独树一帜。
这是一个关于温州的故事,作品叙述了近20年来这座江南沿海名城的新生与阵痛、欢欣与苦涩。它把一群“小人物”作为改革的主人翁来加以描写。这些人没有高深的理论、伟大的抱负,完全是被各种实际的生活境遇而逼上“改革”的战场的。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成败兴衰,他们才使自己的生活显示出了令人惊喜的亮色。落笔于市民生活,着眼于整整一座城市的变革,20多年时代风雨的凝聚,终于使它获得了史诗性的品格。
追踪着主人公丁志方的成长轨道,我们多少可以解开“温州和温州人”的谜。20年前,当丁志方挑着行囊踏上上海港的码头时,他受到了致命的一击。农村经济的凋敝、家庭生活的不幸,逼迫他走上一条经商之路;然而这在那时,恰恰犯了大忌。母亲带病编织的饰物,被人扔进了熊熊的炉火中,他的求生的希望又一次地被毁灭。
落实政策,父亲的冤案得到平反,志方回到城里,进了一家鞋厂做临时工。他勤劳又善于动脑子,成绩突出。但是在旧体制、旧思想的桎梏下,他依然被歧视,被忌恨,而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加之人们要把厂长的有残疾的女儿介绍给他,更刺痛了他的自尊心。因此他宁可离厂出走,靠蹬三轮自食其力。
这是一个独立但辛劳的活法,志方在这里起伏浮沉,历尽艰险。他原以为靠朋友的帮助,开上“菲亚特”就可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朋友的背信弃义、落井下石,却使他卖车还债,终无所成。当他再度崛起,在市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出租车公司,干得红红火火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却使整个温州市的经济陷入了萧条。公司纷纷倒闭,志方也深受其害。但他仍不气馁,顽强地又一次使公司复苏、振兴。尽管面前还会有不测的风云,然而他已经不会再退却与灰心了。
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温州人。他有志气,有理想,聪明、能干,有一股倔强的“钻”劲。为了推销产品,他可以绞尽脑汁,巧用良谋,把生意与情意一起送到客户的家里。为了便利顾客,赢得他们的信任,他把出租车票价一律定为5元。他十几年来一直关心帮助玉珠、打生,不求任何回报。他曾为人们向他介绍残疾的叶叶而气愤;但一旦发现自己的冷漠给叶叶带来了伤害后,他一直歉疚不安。为了帮助这位身残志坚的姑娘,他紧急出车,置自身的利益、安危于度外。正是在这种相通相融的情感交流中,他们化解了积怨,排除了误会,建立起了知音知心、荣辱与共的动人情谊。
温州所以充满活力,所以能在今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关键正在于有一批像丁志方、叶叶、玉珠、包打生、百晓佬、赵秉中、窦光这样的温州人。在共和国呼唤着市场经济的时候,在活跃的生产力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喷涌而出的时候,他们“敢想敢做”,走在了社会变革的前列。
不必要去夸大丁志方、叶叶、玉珠等人的思想起点,他们并不是自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践者。他们更多地是从改变自身处境出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追求是建立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的,因而它也是正当、合理的。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他们必然会成长与成熟。《喂,菲亚特》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来反映改革,我们不能不说它较以往的同类作品,视野更宽阔,观察更细微,描写更切实,思想更深刻。它把人的命运、城市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时代风云联系起来,生动而有力地显示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改革的艰难以及改革的美好的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