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稳定生产基地面积加快产销体制改革上海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稳定生产基地面积加快产销体制改革
上海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据新华社上海2月21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市依靠深化蔬菜、副食品产销体制改革,正着手掀起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热。市里最近决定,要采取稳定菜田面积、培育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等措施,努力增加蔬菜、副食品供应,保持市场繁荣稳定。
稳定生产基地面积,是建设“菜篮子工程”的基础。市政府现已与闵行、嘉定、宝山、浦东新区4个近郊地区的区长、书记签订责任书,保证这些地方的菜田面积维持在8.4万亩,同时在中远郊新增7万亩菜田。有关部门近期将划定菜田保护区。市财办、市农委最近也已联合下文,严格控制生猪、家禽基地的“关、停、并、转”。
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上海将着重培育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努力做到“适度自给与大流通相结合,大中小型市场相结合”。在现有国有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全市已组建农办批发交易市场53个,今年再扩建、新办11家。这些市场不仅吸纳生产者和商贩,自身也有运销功能;不仅成为本市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而且要朝着吸纳周边地区进行批发交易的集散网络方向发展。
上海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特别明确一点:蔬菜、副食品是“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所以政府的保护及宏观调控措施,将是避免市场化后出现大起大落的有效“砝码”。上海蔬菜、副食品风险基金、地方储备、保护性补贴制度,目前已经初具轮廓,亟待完善。去年市、区财政拿出2250万元建立蔬菜市场调节和生产风险基金,用于保证淡季和节日期间市场供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