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请看一位普通工人的文化情怀再现明式家具光彩的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0
第8版(周末)
专栏:文化家庭

  请看一位普通工人的文化情怀
再现明式家具光彩的人
桂慧樵彭方
一批造型优美、做工精湛、比例准确的微型明式家具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批微型明式家具向人们展示了独特的人文气息和美妙的艺术造型,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令人惊讶的是,它们全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工人之手。他叫阎民怡。
阎民怡是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在他的斗室里,我们惊异地发现,在一个不大的书柜里,放着30多件微型明式家具。那些小巧玲珑、造型优美的明式家具精品是他6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严格按比例缩小复制出来的。
明式家具具有无钉构造体系,造型优美简洁,结构精巧坚固,而且特别注重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泽。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完美地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审美观念,以简洁、纯净的造型反映内在气质,显示出文人雅士归于平淡的艺术意蕴。即使在最现代的住宅中摆放一二件明式家具,不但十分协调,还能使室内气氛脱俗,因为它在本质上与现代生活的明快格调相吻合。由此,它被视为收藏家的宠物。
1988年,阎民怡第一次见到了明式家具。这哪里是家具啊,这是艺术,是雕塑,是文明。完美配合,行云流水,纹理和色泽使人有春风拂面之感。
他自学了建筑学,认真研读过《建筑琉璃技术》、《清式营造则例》、《营造法式》、《营造法原》等书籍,他爱上了微型明式家具的制作。他想,明式家具不正可以在被称为“大木”的建筑和被称为“小木”的家具中找到结合点吗?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明式家具,便成为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那张并不宽大的工作台前,阎民怡一坐就是6年,查资料,整理资料,测算,构思,制图,制作样板,选料,雕琢,打榫,安装,打磨,烫蜡……每一道工序他都小心翼翼,严谨认真。如今,明黄花梨圆椅、靠背椅、明黄花梨无束腰灯挂椅、明紫檀攒矮老画桌等30多件叫人叹为观止的微型明式家具,已通过他的手制作出来,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他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
第一件复制作品,他选择了陈梦家的夫人收藏的明紫檀直棂架格。架格造型整齐,制作考究,结构极为复杂。实物架格长100.3厘米,宽48.2厘米,而反映在阎民怡的比例中,架格只有18.5厘米长,14厘米宽。上有直棂门两扇,直棂分3段,每段均有火柴棒粗细的木轴12根。中间以两道扁方框作间隔,侧面透棂与正面相交,几座设抽屉两具,下有屉板,中部留有空间,屉板下又安装素牙头。据初步测算,架格有1000多个,其中最小的配件仅有绿豆大小,榫卯接触部位往往不到1毫米。
当制作到直棂门时,出现了新问题。从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中的图纸上看,侧面棂格只有9根木轴,而照片的侧面,木轴好像是10根。对明式家具进行复制,必须严格按实物进行。为此,他不得不花很长时间钻图书馆,收集有关明紫檀直棂架格的资料,收集完资料之后,每一份文字说明和图片他都放在眼前反复对照,并通过精确的测算,最后确定是10根木轴,这才着手进行绘图制作。
每一个小小的零件,他都要制出样板,样板稍有偏差,就得推翻了重来,确定一个样板需要反反复复地修改几遍才行。连淘汰掉的样板,他也舍不得丢,仔仔细细地编上序号,写上说明,镶在相册里。他还把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解决的步骤等方面的内容都逐一列出,并编制了时间表,严格掌握制作进程。
经过700多个工时艰苦细致的制作,微型明紫檀直棂架格终于在人们殷切的期待中完工了,是那么精巧和富有韵律感,让人爱不释手。
每天,无论工作后多么疲劳,一回家,他就钻到工作台上那盏150瓦的白炽灯下敲敲打打。夏天的夜晚,灯下50多摄氏度,趋光的小虫子将他团团围住。早晨,当人们见到他双眼通红,皮肤枯燥时,就知道阎民怡又干了一通宵。灯下燃烧的简直是他的生命。
随着他对明式家具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明式家具的认识也丰富起来。通过思考,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他在日记中写道:“学者往往疏于实践,对其间榫卯结构的微妙,自然没有亲自动手理解得深刻。中国一般工匠文化素质较低,因循守旧,技术保守,只顾提高个人技术,不大喜欢总结推广。我做明式家具是在两者之间扬长避短,在他们的中间地带闯出一条自我的道路。”另外,他酷爱集邮、收藏及文学。这些爱好经常帮助他走出困境,达到“柳暗花明”的境地,使他的微型明式家具与其它艺术形成“合璧”。
妻子自然是他最好的帮手。在制作明黄花梨有束腰万字花棂格罗汉床时,实物的几座内芯是由篾席编成的,他也一定要用篾席作内芯,然而到哪里去搞那么小的席子呢?去买,买不到,请人编,价钱高得叫人难以承受。妻子想了想,提出自己试着编一编。搞不到编席的材料,她灵机一动,把枕头席子拆开,将每根篾席劈成三条,达到了比较合适的比例。然后她开始一点一点地编篾席,对丈夫工作的支持与爱心也一点一点地编进篾席中。编席子的事她从没干过,可第一次尝试编得居然很成功。成品细密、精巧,连阎民怡都称赞不绝。还有一次,为了体验丈夫制作的艰辛,在阎民怡制作“明黄花梨高面盆架”时,妻子也拿起了刻刀,一刀一刀地雕起来,可是,当她将辛辛苦苦制作的高面盆架上用的“中牌子”零件给丈夫看时,终因达不到要求而被淘汰,由此她越发钦佩丈夫的精细之作与严谨的态度。
一位美国人看中了“明紫檀直棂架格”,执意要用1.5万美元买下来,阎民怡没有答应,他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明式家具,他要留着它去圆他的一个梦——有一天,他要带着他制作的微型明式家具到北京去展出,他还想让他制作的微型明式家具带着中国工匠的自豪感走向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