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召开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加强宏观调控整顿流通秩序规范农资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召开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加强宏观调控整顿流通秩序规范农资市场
朱镕基指出,这次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组织好总量平衡,减少流通环节,整顿流通秩序,减低流转费用,从而降低并稳定化肥的市场供应价格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孙本尧、李安定)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于8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会上指出: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加强宏观调控,整顿流通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
朱镕基说,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各方面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当前,夏粮收购任务已基本完成,农民踊跃售粮。早稻虽遭水灾仍比去年同期多收购35亿多公斤,秋粮和棉花长势良好,农村经济保持了喜人的发展势头。但是突出的问题是现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混乱,经营环节过多,价格上涨过猛,直接损害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这次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组织好总量平衡,减少流通环节,整顿流通秩序,减低流转费用,从而降低并稳定化肥的市场供应价格。
朱镕基要求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立即行动起来,顾全大局,密切协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制订的各项政策措施。目前化肥工厂已开足马力生产,进口化肥大量到货,库存资源充裕,各地农资公司要明码标价抛售国家库存化肥,不要惜售,限期把化肥市场价格降下来,确保当前农业生产旺季用肥,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搞好明年的备耕备种做出贡献。
朱镕基指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都不是让市场放任自流,对物价完全放开不管。不能把政府对市场的规范整顿,对物价的监督管理,都看成是“恢复计划经济”。实践证明,流通秩序混乱,只能使消费者不堪负担,哄抬物价者获取暴利,而农民并未得到实际利益。
朱镕基建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和邓小平文选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理论,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同心同德,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全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是今年继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和石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之后,国务院召开的又一次整顿流通领域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落实改革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各项措施,提出以下要求:
——农业生产资料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平衡是改革现行流通体制和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好供需总量的衔接平衡工作,做到数量充足、品种对路、供应及时。对化肥等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调控、两级储备。根据化肥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特点,建立淡季储备制度,实行淡储旺销,稳定市场。
——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转费用。中央调拨化肥由现行的四级批发一级零售改为两级批发一级零售,省级调拨化肥由现行的三级批发一级零售改为一级批发一级零售,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批零结合,推行代销制。小化肥厂产品实行地产地销。鼓励建立健全农工商结合的农业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
——整顿流通渠道,加强市场管理。各级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是化肥流通的主渠道,县及县以下农业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中心)站以及生产企业自销是辅助渠道。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化肥。中央调拨给省和省内掌握的优质化肥资源,全部交由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经营。大化肥生产企业自销化肥数量控制在销售量的10%,中型化肥生产企业自销数量由省级政府确定。自销化肥价格必须低于当地同质化肥的零售价格,并经省级物价部门批准。大中型化肥生产企业自销的优质化肥,只能销售给有化肥经营权的单位和生产企业。供销社在推行代销制中不得转为个人经营。
——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管理。国家对化肥价格实行分级管理、统一费率,严格监审。大型化肥企业生产的尿素、硝酸铵出厂价格由国家计委制定。其他企业生产的尿素、硝酸铵出厂作价办法,由省级物价部门具体规定。对化肥零售价格实行统一经营差率控制。在同一地区(省或地市)执行统一的零售价格。各经营单位必须按照统一的零售价格销售,要明码标价,公布于众,任何单位不得在此之外另行增加费用。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要求各级物价、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各个环节执行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