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我们乡里的几统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2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我们乡里的几统一
我们冈中乡5.2万亩耕地,近几年无一抛荒,连续32年在全区率先完成粮食定购任务和两上交。这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深深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仍需强化统的功能。
我们首先动员大积大造自然肥。起初通过交地力保证金的做法,后来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又制定了村规民约,规定每亩耕地每季要确保有一方草塘泥、40担人畜粪。此外,我们还大搞了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这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近几年,一些地方放松了统一供种工作,农户自己相互兑换,品种多、乱、杂,导致效益低下。因此,我们把统一供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连续8年良种普及率达100%。起初有的农户不愿接受,错误地认为统一供种是乡里想赚钱。对此,我们责成乡种子站在播种前将良种先送给他们,待收获后让事实“说”话,现在群众家家争着兑换良种。
在政策扶持、科技普及的今天,发展农业关键靠投入,为此我们首先强化资金投入。乡里每年都要投入50万元资金用于更换、维修、添置农业机械。二是技术投入。我们与一些农业科研部门建立了友好关系,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上的新技术。例如粳稻的抛秧、棉花的双膜移栽、水稻两段育秧等技术在盐城市175个乡镇中我们都捷足先登。三是劳力投入。为了使农业达到旱涝保收的水平,我们每年都投入50多个工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疏浚河道,改造中低产田。在全乡筑成了36公里长的环乡大联圩,疏浚河道42条,使全乡5.2万亩耕地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仓”。
江苏盐城市郊区冈中乡
薛韬张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