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净化心灵的课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2
第3版(“远南”运动会专页)
专栏:

  净化心灵的课堂
黄振中(人民日报记者):“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书写时代赞歌的大舞台,提供了一个净化灵魂的大课堂。作为一个“远南”运动会的驻会记者,我时时受到残疾人运动员不屈的中国魂的冲击和感染。忘不了那一场场感人肺腑的报告演出;忘不了他们冒着酷暑、流血流汗备战“远南”的情景;更忘不了他们同命运挑战的超人毅力和为“远南”运动会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
在河北师范大学采访残疾人举重队时,我在采访本上写了两句话:“残疾人运动员集训队是个熔炉,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歌声里回响着他们生命的强音。”我想,残疾人运动队不仅为记者采访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记者提供了一个陶冶情操的好机会。
王媛侠(北京通县青年农民):听完报告后一个青年农民说,这么多年来,我很少有这种激动的心情了。我一个五尺高的汉子,总是叹息命运对自己不公,和这些残疾人相比,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我想他说出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声。可是也有一些年轻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面朝黄土的日子不潇洒,认为自己生长在农村,干不出什么大事业。这次“远南”运动会报告演出,对农村青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生动的人生观的教育,让人反思,催人奋进。青年们说,我们有比残疾运动员好得多的条件,我们没有理由天天发愁自己一事无成。只要具备了他们在逆境中顽强拚搏的精神,农村大世界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陈洪波(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电车五厂青工):过去,我们在车上经常遇到一些盲人乘车,因为他们看不见,每到一站就要问这是哪儿。由于对残疾人了解不深,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很冷淡,嫌他们添麻烦。这次听了报告后我们深受教育,残疾人也是人,他们身残志不残。他们在逆境中为祖国争得了那么多荣誉,他们是大写的人。我们对过去的偏见感到惭愧。
杜中兴(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副局长):“远南”残疾人巡回报告演出团的演讲、演出,在北京第二监狱的服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残疾人运动员的感人事迹,感化了这些昔日浪子,触动了他们的悔疚心理,他们眼含热泪,暗下决心,要向这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学习,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新敏(武警北京总队第十三支队副政委):残疾人优秀代表一流的讲演、一流的精神,所产生的催人向上的感召力也是一流的。她震撼、净化人们的心灵,呼唤全国人民同舟同行。官兵们说,高温酷暑、伤病疼痛、家庭不幸、千难万难,比比残疾人,不难;汗水、泪水,千苦万苦,看看残疾人,不苦。残疾人在弘扬民族精神,创造人生辉煌,为祖国争光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李群(海军通信总站战士):我是一名话务员,每天要和几百个用户打交道,既辛苦又乏味,特别是有时遇到一些用户语言讲不清,就感到厌烦。听了这场报告后,我深感惭愧。作为残疾人,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创造出了人间奇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工作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