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东盟经济区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2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东盟经济区生机勃勃
本报记者成元生吴日光
7月下旬,东盟在曼谷举行了第27届外长会议,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作为其合作的重要形式,东盟多角经济区正生气勃勃。
由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印尼廖内省的巴旦岛组成的“新柔廖经济增长三角”(又称东盟南三角经济区)是新加坡提出于1990年建立的,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新柔廖经济增长三角利用新加坡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结合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印尼廖内省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使经济迅速发展。目前新柔廖经济增长三角经济欣欣向荣。
泰马印尼三角经济区(又叫东盟北三角经济区)是马来西亚提议,于1993年7月宣布成立的。泰马印尼三角经济区起步一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该三角经济区包括泰国南部的宋卡、沙敦、也拉、陶公、北大年五府和马来西亚北部的槟城、玻璃市、吉打、霹雳四州及印尼苏门答腊岛和亚齐特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2200万。
今年1月,泰马印尼三国在泰国合艾市举行了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三国部长强调加快三角经济区步伐,进一步加强在交通、旅游、工业和投资方面的合作。三国共提出24项计划。
东盟的东部经济增长区(又叫东盟东四角经济区)是1993年菲律宾提出的。今年3月下旬菲律宾、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四国经济部长在菲律宾南部城市达沃签署一项协议备忘录,宣告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正式诞生。东部经济增长区包括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马来西亚的沙巴和沙捞越、印尼东部的苏拉威西和加里曼丹以及文莱,人口达3900多万。四国一致同意采取措施推动增长区的贸易、投资、旅游、农业、渔业、交通、通讯、能源和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
东盟区域内兴起多角经济区热潮,这首先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关。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世界经济日趋走向区域化和集团化,竞争更为激烈。东盟只有加强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才能得到迅速发展,加强竞争能力。
其次,这是东盟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近年来,东盟国家在取得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将其资本和技术向邻近的后进国家转移。
第三,东盟原有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促使东盟各国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合作形式。东盟区域合作均以特惠关税贸易制、工业联营项目等形式为主,但因东盟各国间经济的竞争性强,而互补性相对较弱,所以这种方式进展缓慢,收效不大。
东盟经济增长区的形式具有明显的特点:经济风险小,灵活机动,适应性强;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互补性优势,取长补短;耗费少,见效快;参加者多为三方、四方,容易协商一致,办事效率高。
东盟经济增长区的兴起促进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了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不但成为东盟有效的经济合作模式,而且也将成为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本报曼谷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