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征程回首倍感亲切——记首钢职工联系实际学《邓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征程回首倍感亲切
——记首钢职工联系实际学《邓选》
本报记者赵兴林
火热的8月,首钢总公司捷报频传:
经过大修改造的一高炉于8月9日竣工投产,至此,全公司日产生铁可达25000吨,为首钢实现年产1000万吨钢奠定了基础;
参加第二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评选,首钢总公司以两年实现技术创收逾13亿元而名列榜首;
首钢与兄弟单位联合设计制造的6000立方米风机,一次试车成功,填补了国内机电制造业一项空白。
广大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有新纪录产生。
首钢是全国改革试点单位。邓小平同志对首钢发展决策及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十分关注。令首钢职工难以忘怀的是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之后,又亲临首钢视察。今天,首钢职工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文选》,深入思考,巨大的变化就发生在身边,学起来倍感亲切。
近年来,首钢党委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体职工,紧紧围绕改革实践开展全员脱产轮训,结合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学习讨论。同时,党委还结合首钢改革与发展,编发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组织大家学习,不断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着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问题,并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提出了1.1亿到1.2亿吨钢的目标,希望首钢在发展钢铁上能够领先。首钢正是抓住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基层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积极性这一根本,大胆运用赋予企业的自主权,通过实行承包制,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生产建设高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学习中,首钢人体会到:首钢建设的飞速发展,证实了邓小平同志的论断:“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今天的首钢与改革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初期的1978年,首钢年产钢179万吨,实现利润2.99亿元;1993年钢产量达到702万吨,实现利润42.6亿元;企业固定资产1978年为10.7亿元,现在按市值价格计算达到88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已由原来全国八大钢铁公司排行末位跃居首位。企业打破旧的管理体制,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了,他们瞄准世界当代先进技术,刻苦攻关,捷报频传。
毋庸讳言,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年上半年,首钢的经营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三角债困扰,原材料涨价,进口钢材冲击国内市场。在困难面前,首钢人牢记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进一步深化改革,给所属公司放权和对职工每天的工作进行考核,实现个人报酬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生产蒸蒸日上。为降低生产成本,广大职工层层算细帐,人人争当“财政部长”,公司上下掀起增产节约热潮。首钢两个炼铁厂职工献计献策,采取多喷吹煤粉、多吃小块焦,使冶炼一吨铁所耗用焦炭量由518公斤降到496公斤。仅此一项,公司上半年节省能耗费用开支9071.5万元。
首钢人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告诉人们,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生产已取得建厂以来的最好成绩:完成销售收入151.29亿元,实现利税36.08亿元,创汇3.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0.99%、29.09%和37.9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