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理直气壮管好农资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3
第1版(要闻)
专栏:

  理直气壮管好农资市场
本报评论员
国务院决定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进行改革,这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年出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改革对调动农民积极性,扶持农业生产,支持农用工业,丰富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年以来,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地区化肥价格处于失控状态,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化肥供求矛盾突出、化肥成本上升等外,更主要的是各地放松了对化肥资源、市场及价格的管理,部分生产、经营企业违反国家规定竞相抬价,致使化肥价格猛涨。尽快进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改变化肥经营渠道乱、环节多、市场无序、价格上涨过猛的状况,已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进行这项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就难以落实,提高粮棉收购价格等项措施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就要落空,竞争有序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就难以形成,甚至危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改革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主要内容是:搞好供需总量平衡,建立中央、地方两级调控储备制度,整顿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加强化肥价格管理。这些改革措施是符合当前实际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有些同志认为,搞市场经济,政府就不能干预市场,完全由市场自发地调节。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是这么回事。现在世界上已找不到实行完全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总要对市场实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和调节。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和失效的地方。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市场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要按照价格规律的要求,适当进行干预,适时加以调节,避免市场大的波动。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市场波动性较大,加强宏观调控就显得更加重要。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宏观调控,不仅能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也会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务院的决定已经出台,各地区、各部门和生产企业要统一认识,坚决贯彻落实。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尽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新秩序,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