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刀美兰酒楼”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3
第4版(要闻)
专栏:

  “刀美兰酒楼”的故事
本报记者赵兴林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北京西什库大街七十四号的“刀美兰酒楼”,门口摆放着鲜花,身着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迎候嘉宾的到来。李德生、陈锡联等拄杖前来祝贺酒楼开业。
这座富有傣家建筑风格的酒楼里,傣、佤、瑶、彝族的风味佳肴俱全;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踏着木鼓声,演唱《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傣乡情》、《瑶山歌》等精彩节目,把宾客带到令人神往的西双版纳丛林和瑶寨。著名舞蹈艺术家刀美兰即兴表演了三十年前她参加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花环舞》,以其优美动人的舞姿,把宾客的兴致引向高潮。
酒楼和刀美兰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刀美兰也“下海”了?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刀美兰。这位艺术家动情地说:“一个舞蹈家的艺术青春是短暂的。人到中年之后,我考虑的是如何培养教育下一代人。”西双版纳有许多很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但由于贫困,上不了学。为此,她四处奔走,多方求援,一心一意要在云南开办两所艺术学校。
刀美兰火热的心肠感动了各方人士。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文化部等单位以及香港李金松先生出资相助,由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具体组织。现在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教学楼已经落成,王光美将出任该校名誉校长。开学日期定于九月十四日,届时,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三百名孩子将进校学习。但今后这所学校的经费来源仍无着落。正在发愁之际,刀美兰结识了现在的酒楼总经理乐远章。双方合计,同意北京龙鹰商贸公司用刀美兰的名义办酒楼,刀美兰给予艺术指导。酒楼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捐助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