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瓜果飘香在沈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25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瓜果飘香在沈大
本报记者周泓洋
在“神州第一高速公路”——沈大路上奔驰,一进大连段就可以看到沿这条高速公路两侧桃红果绿,瓜果遍地,一派喜人景象。
驱车走向路的左侧,发现自南而北在大连域内的沈大高速公路沿线二百米基本上栽满了果树。苹果、梨、桃、李子,一片片错落有致,绵延一百四十公里。果农们正在忙着喷药治虫。记者拉住一位果农,与他攀谈起来。这位张姓果农是村里果业队的,他们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沈大高速公路两侧开垦荒山建起了七十亩果园,栽下了二千多株果树。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果树进入挂果期了。
谈到为什么要在高速公路两侧建果园,这位果农说:“原来这片地方是荒山秃岭,高速公路通过这里,沿线的两侧秃山经常滑坡,因为这里土质疏松的很,土壤又非常瘠薄,种不了庄稼,就是开了荒种庄稼也没有好收成。就这么着,村里叫我们在这里开荒种果树,现在看这一着干对了。等果子成熟以后,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入二千五百元。”
听果农的一番话,记者总感觉到还缺了点什么,难道仅仅是从防护高速公路和增收角度就可以涵概了大连市政府的决策么?到了大连,我采访了大连市副市长贾崇斌。
贾市长告诉记者,去年九月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考察全市农村旱情时发现哪里干旱严重,哪里少林;哪里雨水频多,哪里林子多。所以市里就提出了一个口号,解决农村干旱的根本出路在于抓好植树造林,在全市掀起造林绿化高潮,限期消灭宜林荒山。对于沈大高速公路这一段怎么办?市里综合考虑了大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如果投资者一进大连就像在果园里一样多好。而且,沿沈大高速公路搞主要供外销的果品,靠近公路一节约运输费用,二公路就是一条动脉,信息和来往客商很多,加上辽东半岛又有发展水果的很好优势。综合很多方面的因素,市里决定让沈大高速公路披金挂银。以高速公路为基线,两侧各二百米以内发展经济林,两侧各三公里以外的第一道山脊为界的完整村为规划范围,沿线含三个区,二十个乡和七十九个村,总长一百四十公里,建造八万二千四百一十亩经济林。其效益将是多方面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