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胡连翠和她的戏曲电视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2
第8版(副刊)
专栏:

  胡连翠和她的戏曲电视剧
王啸文
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搬上荧屏或银幕,安徽电视台导演胡连翠并非第一人。但是,她称得上是这方面的探索者、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之一。从1987年她进入电视剧创作圈算起,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她执导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这是胡连翠自己用的术语)《西厢记》、《朱熹和丽娘》、《遥指杏花村》、《桃花扇》、《半把剪刀》等,先后十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和“戏曲电视剧奖”;其中《西厢记》和《桃花扇》获美国“南海金猴奖”。北京等地最近正在播映她执导的新作《玉堂春》。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本来就是一门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比之现代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两者之间并不难找到共同的契合点。倘若用类似转播或直播的方式,将戏曲从舞台搬上电视荧屏,仅仅是变换了表演的场景和氛围,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胡连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在艺术实践中,始终有一种创新的“大黄梅意识”——充分吸收地方戏曲和电视艺术的双重特点,融会贯通,使黄梅戏在民族特色和现代艺术的交汇中推陈出新。这种“大黄梅意识”既是胡连翠能取得成功的“秘诀”,亦是她的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西厢记》是胡连翠执导的第一部戏曲电视剧。她对该剧进行了三项较大的革新:一是借助电视传播媒介的特长,大量采用中近景以灵活的时空转换和多层次、多视角的镜头以解决传统戏曲平铺直叙、节奏慢的通病;二是依据人物的性格改编、设计一套新的唱腔,使之更具有音乐感染力、更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三是跳出传统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窠臼,使演员的表演尽可能自然、洒脱、贴近生活。该剧一播出便引起一片争议,人说它是“四不像”。但全国各地观众,纷纷致信给她表示赞赏,那段时间有时她一天竟能收到上百封观众来信。这就愈加坚定了她进一步大胆创新的决心。继《西厢记》后,她除了注重作品“外包装”上的创新外,同时还注重在作品的深度和内蕴上下功夫。《朱熹和丽娘》一剧,就不单纯是叙述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和丽娘之间的感情波澜,而是在这个爱情故事中糅入了当代人对历史、男女情爱、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糅入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这部戏面世后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并获“飞天”、“金鹰”双奖。
虚拟、程式、写意等,是戏曲在自身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点,而依赖现代传播手段的电视剧与戏曲的上述特点往往是相矛盾的。胡连翠解决这个难点自有她的新招。在移植古典戏剧名篇《桃花扇》时,她除了革新唱腔并增强主题音乐的“黄梅韵味”外,大胆地运用故事片的叙事语汇,恰到好处地采用影视剧中常用的闪回、蒙太奇手法,把握住情节安排的外在节奏和人物心理变化的内在节奏,使该剧既保持了黄梅戏的特色,又具有电视剧的逼真性,两者的结合,可谓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胡连翠在这部戏中还紧紧抓住原作“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立意,以当代人的理性精神去观照历史和未来,观之能给人以更加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有益的启迪。
(附图片)
胡连翠(左起第三人)向演员说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