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太谷瓜,还会不会顶呱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3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为农民办实事

  太谷瓜,还会不会顶呱呱?
本报记者王艾生
“头大皮薄水水足,沙甜爽口瓤瓤鼓,太谷瓜顶呱呱,皇帝吃了也直夸”。
闻名山西省内外的太谷西瓜,曾使这里的8万多瓜农发家致富过上好光景。
然而,受了一辈子称赞的太谷瓜,听了一辈子好话的瓜主人,近年来却屡屡出岔、受挫。西吾村的113户瓜农去年“钻心的疼”,眼看就要到手的200多亩瓜,“好像跟上鬼似的”齐刷刷得了枯萎病,“赔了个底朝天”。辛苦了大半年的张黎明,近3亩地只产下不到千斤瓜,杨拴玉更伤心,一亩半地瓜全部枯死。找了找原因很简单,早该“改朝换代”的种子还在固执盲目地用。土壤结构在变,外部条件在变,药物配制在变,操作手段在变,而固守脑子里的“爷爷手里就是这样”的经验却不忍心变。
当地资料表明,一直占据山西及邻省瓜果市场的太谷西瓜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产量下跌,质量下滑,市场萎缩。去年,太谷县共种植西瓜1万余亩,总产量3000万公斤,面积、产量、瓜农收入均比鼎盛期的80年代下降65%左右。
这项一直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6%的主要产业的急剧滑坡,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密切关注。山西省农科院瓜类研究室和太谷县农业局的同志率先出击,他们蹲在北洸、侯城、水秀、阳邑、胡村、小白、任村、范村8个乡镇21个村与瓜农一道摸爬滚打分析调查,摸清了除上述之外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眼下太谷平原虽寒风刺骨,但他们却肩扛优种,带着技术,挨地串户,一家一家苦口婆心地宣讲,一村一村不厌其烦地模拟示范。从秋天到冬天,他们顾不上回城拿衣服,随便披件老乡的棉袄又上了路。
他们已与省西甜瓜研究会联手,一开春就在太谷建起优质西瓜生产基地,采用良种配良法做示范,彻底改变粗糙放任的栽培现状。瓜类研究室技术开发部的同志一头扎在当地,加紧高纯度亲本种子的繁殖,确保来年瓜种换代。
小白乡的老瓜农王成喜,指着“省里来的赵老师”对记者说:“我看太谷的西瓜还会顶呱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