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真爱,就要让孩子多吃点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真爱,就要让孩子多吃点苦
诸葛朝冰
听说由全国少工委领头,正在组织实施“跨世纪中国少年儿童雏鹰行动”,这个行动以培养少年儿童生存发展的意识和技能为目的,特别是其中的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五自活动”,着重于对少儿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创造能力的锻炼,真是一场“及时雨”,令人兴奋。
我不禁想起日前新闻媒介的一个报道,中日两国少年在内蒙古草原上举行的探险夏令营。这个消息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深思。一月八日本栏《“夏令营较量”的深思》一文已有评说。我很有同感。我认为,不是我们的孩子素质不行,而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宠爱,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让孩子坐享其成,造成少儿严重的依赖心理,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骄横。而学校的教育,也没有能够及时跟上去。我们的少儿教育现状,受到了强烈挑战。
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这句话讲得很好。自古以来,凡是日后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从小受过严格的教育。宋代诗文大家苏轼、苏辙兄弟在读书应试时,每天的食谱都是:一碗米饭、一碟萝卜、一小撮盐。旁人很不解,这样的家境殷实的官宦之家,为何如此节俭?苏轼功成名就之后,念念不忘这“三白饭”,他说:“家父明训,为人不吃苦就不易上进,尤其在富家,易成纨绔子弟,所以才如此严格要求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不这样,恐怕我们也不会有所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论希望孩子将来干什么,都要从小培养,如果以为多给予方便、少让孩子遭受挫折就是爱孩子,过早剥夺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创造能力,只能让他们长大后陷于平庸和无能。只有一个孩子,也不要当作“小太阳”,看来是爱孩子,其实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霜的。一些少女受不了打击,去自杀;小孩子稍不高兴,就离家出走。严峻的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这一代孩子变得这样的敏感脆弱,经不得一点点挫折,这再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学校教育,也不能满足于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应该立足于培养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经得起风风雨雨的人,要加强劳动、体育等磨练身体、意志的课程。希望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不要扛着笤帚到学校做“爱的奉献”了。让你们的“小宝贝”多经受锻炼吧。这样他们长大了,才会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而且有好的道德品格,意志坚强、善于互助合作,敢拚敢闯,经得住大风大浪。这样你们才是真正没有后顾之忧呢。
日本人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进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由“学习就是模仿”的教育观,向“通过学习去创造”转变,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应着眼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据统计,我国有独生子女近五千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将决定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对子孙后人负有责任感的人士,对此都不能等闲视之。让我们家长和教师叫响一个口号:“真爱,就要让孩子多吃点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