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深刻的思想朴实的艺术——秦腔《唐太宗嫁女》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4
第12版(副刊)
专栏:剧谭

  深刻的思想朴实的艺术
——秦腔《唐太宗嫁女》观后
薛若邻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是家喻户晓的事。皇帝嫁女送嫁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最近,兰州市秦剧团在首都舞台演出的《唐太宗嫁女》,公主却自己要嫁妆——重修被隋末战火焚毁的洛阳宫。佞臣权万纪趁机煽动公主狮子大开口,以便他借此搜刮黎民。唐太宗下令征10万民工,拨库银100万两大兴土木,必然是劳民伤财,后果严重。引发了君臣之间、夫妻之间的一场冲突。
唐太宗和魏征冲突的第一个回合,以唐太宗固执己见,魏征直言犯上被关入禁宫结束。唐太宗和魏征冲突的第二个回合,以权万纪劣迹败露,下狱,唐太宗有所悔悟,下令放出魏征,魏征拒绝赦免结束。唐太宗和魏征冲突的第三个回合,以唐太宗自知赐公主洛阳宫太过分,但又难以拉下面子承认错误,于是亲自到禁宫去看望魏征,企图用酒把魏征灌醉送回长安,减少阻力。饮酒时魏征假意敷衍,唐太宗与魏征斗智,最后以唐太宗失败结束。
唐太宗和魏征冲突的三个回合,焦点是廉政问题。《唐太宗嫁女》表现了唐太宗面对天下太平,四海无事,滋生了享乐铺张的骄奢思想,后来有所觉悟,但又顾虑“朝令夕改丢面皮”,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正在唐太宗和魏征僵持之时,宰相房玄龄为化解矛盾,谎报灾情,唐太宗这才以“停工救灾”为由下了台阶。在这场冲突中,长孙皇后总以柔情和微笑规劝唐太宗,在她的精心设计下,调兵遣将,把一刚一柔的魏征和房玄龄调来参加事关大唐江山社稷的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唐太宗嫁女》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较好地结合起来。唐太宗作为一代英主、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在防腐戒奢方面尚且不易做到,可见为政清廉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唐太宗的形象是很深刻的。作为刚直不阿的魏征。他“以身许国胆无量,早把生死丢一旁”,他痛恨权万纪大奸似忠,不满意唐太宗奢侈享乐,这是他冲撞皇帝的心理基因。戏中很好地塑造了唐太宗和魏征的艺术形象。
《唐太宗嫁女》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既有君臣之间的紧张对峙,又有互相间的用心斗智;既有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又有重大的行为分歧。君臣和夫妻最后终于统一了认识,戏的矛盾冲突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
饰演魏征的演员张兰秦,表演得很质朴、内在,他既刻画了魏征的耿直、倔强,也刻画了魏征的机敏、智慧。张兰秦表演退休后的老年魏征,奉长孙皇后之命去洛阳谏阻唐太宗重修洛阳宫,路上与强拉民夫的二差役相撞,跌落下马,张兰秦一个翻身摔倒,既表现了魏征的久病体虚,又表现了他奉命的坚强果敢。
戏还有一些薄弱之处,例如对佞臣权万纪的揭露,显得太平直。房玄龄谎报灾情,此计出笼也比较简单。但是,就这出戏的整体艺术而言,它在文化市场竞争中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