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人生莫惧少时“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新语丝

  人生莫惧少时“贫”
周宗佑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人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年龄,较之他们的父辈,大大地向后推迟,二十开外了还要依靠父母。这主要是父母们“爱”得太深,包得太“死”,致使孩子们缺乏应有的锻炼。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少年时代是在贫困中度过。贫贱忧戚的生活,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经千锤百炼,终有所成。
为什么贫贱忧戚有时能够使人刻苦奋发,而养尊处优则令人怠惰无为呢?少年时代长身体长知识,是培养高尚品行情操、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固然不是我们故意追求的东西,但它确也可使有志气的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自己拯救自己;而养尊处优,危机感全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享受寄托在他人的劳动之上,就往往不思进取。正是根据这个道理,许多家长能适当找“苦”给孩子们吃,避免他们染上“富贵病”。而经历过艰难困苦环境锻炼之后,青年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而且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爱护财物等优秀品质;其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很强,这对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帮助甚大。
人生莫惧少时“贫”。天下的父母,尤其是富裕的家庭应懂得,铺张奢华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而适度清贫却是有益于少年励志的外部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