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访朝鲜山林科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9
第7版(国际)
专栏:朝鲜通讯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访朝鲜山林科学院
本报记者张友新
朝鲜人民在劳动党的领导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现已把朝鲜建成为山清水秀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78%。首都平壤更是林木葱茏,花卉绚丽,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8平方米,被誉为花园中的城市。
朝鲜山林科学院是一个制定全国山林建设计划、推进全国植树造林的科研机构,它位于平壤市东北郊,白色办公楼坐落在遍布松柏的山坡上。该科学院有1200多名职工和6个研究所,试验林场遍布全国各地。山林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孙基成和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泰善对记者说,我们这里的研究对象是山林,研究课题是“靠山”如何“吃山”。朝鲜有大量山林地,有松树、柏树、水杉、银杏等很有价值的树种,发展经济林有很大潜力。山林科学院承担着开发和培育造林新品种的任务,它一方面对本地树种进行改良,如有一种经过嫁接后的松树,原来10年才能结松籽,现在只需要3年;另一方面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例如原产南美洲的某树种被引进并加以优化后,在朝鲜长得又快又好,被称为“平壤阿卡西亚”。李所长说,在直接为人民经济生活服务方面,经济林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规的牲畜饲料要耗去大量的粮食。在朝鲜,灌木极易生长,遍及山乡。过去农民把它当柴火,其实它是制造牲畜饲料的好原料。山林科学院研究了一项新技术,灌木经过粉碎、加温、加压、微生物作用等加工处理,可以变成优良的动物饲料,这种饲料蛋白质含量比原来使用的饲料提高了15%,而且生产等量的肉类所用的饲料量却减少了。李泰善所长说,这项饲料新技术早在1992年已研制成功,经过试验示范后,目前正在全国推广。
山林科学院还注重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尤其是与中国林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两国林业科学工作者进行过多次互访。孙基成副院长说,他考察过黑龙江、辽宁、山西等地的林业,看到中国增加了对林业的资金投入,重视林业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他认为,两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是很有前途的,山林科学院期待着这种交流与合作有进一步的发展。(本报平壤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