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干哪行就该知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5-28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周一谈

  干哪行就该知哪行
袁晞
干了十几年新闻工作,开会、采访时常常发现我们的一些同行对自己采访的行当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却处处张口,在不少场合当众露怯,还浑然不觉,很为记者丢脸。这样的人写出文章、做出节目来能有高质量吗?
我是采访文艺的记者,举几个亲眼见的例子:
那一年采访“两会”,我们几个和谢晋导演相识的记者,见他有一会儿空闲,约他谈谈。话刚开始,一年轻记者突然闯进屋来,劈头就问“谢导演,你今年多大年纪?现在正拍什么电影?这是你一生中拍的第几部?”面对连珠炮式的提问,谢晋说,“你的这些问题很多报刊都登过,你应该看看再来,要是记者都这样查履历,我哪忙得过来。”谢晋接着和我们说起他当时正拍着的《最后的贵族》,说到电影与白先勇的小说原作《谪仙记》有哪些不同。那小伙子又问,“白先勇是谁?小说名字那三个字怎么写?”谢晋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就别问了,先听听我说吧。”我们都为这位同行着急。
去年在故宫参加一本故宫画册的新闻发布会,会后一群记者跟印行画册的香港出版商聊天。一位中年女记者开口就说,“你们香港人没文化,只做买卖不读书。”另一位女记者附和道,“香港是文化沙漠,出的都是武侠、言情书。”香港出版商说,“香港还是有人看书的,我发行的《万历十五年》就卖得很好。你们常跑故宫,看过这本书吧。”那位说“文化沙漠”的马上接口说,“谁写的?没听说过。我们这边儿肯定没出过。”还有几位表示赞同。他们不知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就出版了,还重印过,发行了几万册。
不久前,一位外国版画家来京办画展,记者招待会上,某报一位女青年率先向画家发问,“请问什么是腐蚀版画?是怎么画的?”连常见画种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当着那么多外国使馆的文化官员和外国记者问如此幼稚的问题,在场的中国人都为之汗颜。
最近见某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采访实验话剧院,请导演、演员谈小剧场话剧。这位主持人总是把“小剧场话剧”说成“小话剧”,把普通话剧爱好者都明白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经别人纠正,他还是不断说错,始终没搞清楚。这个节目竟原样在电视台播出了。
我们新闻从业者应该认真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不必样样精通,总应该懂自己采访的这一行,至少该略知一二。哪怕临阵磨枪,事先查查资料、工具书,问问周围的人,也比露怯丢脸好。真不知道就虚心听听,先当当小学生。如果“浅薄”、“无知”、“浮躁”成了我们这一行的公众形象,还怎么面对读者、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