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阿富汗:内战烽火难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0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内战烽火难熄
本报记者吴迎春
在即将过去的1年里,已持续3年多的阿富汗内战未见缓和的迹象。由于伊斯兰学生武装“塔利班”的崛起,阿的军事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塔利班”与拉巴尼政府军连续激战,虽经国际社会多次调停,但和平前景仍不容乐观。
“塔利班”于去年7月起事于阿坎大哈省首府坎大哈市,在短短几个月中异军突起,连下9省,占全国面积1/3以上。今年2月,“塔利班”在喀布尔城南25公里处占领了政府反对派希克马蒂亚尔的查拉西亚卜总部。3月,“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接管了向其投诚的另一政府反对派统一党在喀布尔西部的阵地,过去长时间同政府军对阵的反对派四党联盟力量遭到重大削弱,“塔利班”取代了反对派成为同政府军较量的主角。但不久政府军反攻,将“塔利班”逐出喀布尔。此后,“塔利班”认真备战,并同反对派达成不结盟的谅解。9月初,“塔利班”在反对派的军事支持下,在阿西部发动进攻得手,夺得赫拉特等4省,从而使其势力占领了14个省,面积约占整个阿富汗一半以上。10月10日,“塔利班”再次挥师进攻喀布尔,但遭到政府军的顽强抵抗,两个月来,双方动用火箭、大炮和飞机激战,已死伤近千人,阿内战呈升级之势。
迄今,阿富汗外患内乱已16年。地处中亚战略要地的阿富汗本来部落、民族矛盾复杂。70年代末,两个超级大国争霸,苏联为寻找南下出海口,入侵阿富汗。面临强敌,阿内部派别蜂起,进行反侵略的“圣战”。然而,各个派别由于民族、宗教的差异,始终未能团结起来。1989年2月苏联撤军,游击队入主喀布尔后,各派更为争权而不断火并,结果阿富汗“圣战”变内战,国家经济破坏极为严重,人民怨声载道。在此情况下,“塔利班”提出的其最终目标是和平解除各派武装,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和繁荣的伊斯兰共和国,这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但也遭到拉巴尼政府和其他派别的反对。目前由于各派力量的不断变换和重新组合,加上阿富汗内战各派又试图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使阿富汗内战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止息。
今年联合国仅派1名特使穿梭调解,建议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基础广泛的临时政府,联合国秘书长代表梅斯蒂里10月下旬又提出一个新的和平方案,同阿各派领导人进行多次会晤协商,但终因各派在临时政府成员名额分配上出现分歧而失败。(本报伊斯兰堡电)(附图片)
(压题图片说明:2月29日,阿富汗学生武装“塔利班”要求阿政府军撤出首都喀布尔。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