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1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徐鹏航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在进行转机建制的同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竞争成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资金要素流动的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制订和完善,使得竞争规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势必加剧。这就要求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动产业高级化和发展规模经济,发挥区域优势和国际比较优势,以提高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有2/3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稳定增长阶段,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一般都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从我国经验看,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80年代,技改投资占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年均在30%以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基础进一步扩大,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要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保持高质量增长,就必须立足于现有企业,加快设备技术更新改造速度,提高技术改造投资份额,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从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现状看,虽然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但国有企业中亟待改造的老企业比重仍然很大。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经过比较全面改造的只占2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仍很落后,国有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其中机械、电子制造业差距更大一些。加快技术改造,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技术改造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从“挖潜、革新、改造”维持简单再生产方式,走上“开发、引进、改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展开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邓小平同志“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造企业,要成千上万项地搞起来”的重要指示,国务院对加强技术改造制订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我国的技术改造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仅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便实施技改项目45万多个,完成投资5500亿元。“八五”前三年,企业技术改造又累计完成投资490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315亿元,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十几年的不断实践和大胆探索,技术改造工作已形成了一套基本原则和工作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是:
技术改造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技术进步的成果。技术进步一方面要依靠国内技术的发展、开发和转移,着力于解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一科技体制改革问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其改进和创新,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而技术改造则是利用技术开发与技术引进这两个技术资源,对现有企业的技术、工艺、材料及装备进行改造,从而成批生产高水平高质量的新产品,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可以说,技术改造在企业技术进步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技术改造的基本特征是内涵扩大再生产。技术改造是依托现有企业的基础,突出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技术对原有技术基础进行更新改造,从而促进原有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凡是对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所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都应当属于技术改造范畴。
技术改造的实质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新技术在企业的合理应用。要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来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改造是一个连续不断发展的创新过程,我们常说的产品开发要抓四个“一批”,即“设计一批、研制一批、开发一批、生产一批”,这同时也是对技术改造的要求。在技术改造工作中,还要不断地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
技术改造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最终表现为产品的竞争。技术改造的立足点在于能否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一方面要求产品升级换代,并有不断开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工作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协调配套地进行。在资金安排上,要集中资金,加大重点项目的贷款比重,并将建设期利息、预计物价上涨的价差、投资方向调解税及汇率变化等都纳入项目总投资,保证投资的力度;在项目选择上,要注意把存量合理调整与增量优化调整结合起来,处理好引进、开发与技术改造的关系,引进与消化吸收国产化的关系;在技改投资管理上,要加强宏观调控,做到重要技改项目资金集中,搞规模经济;在工作方法上,要加强部门、地方、银行的协调配合,坚持联合服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企业技术改造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做好技术改造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技术改造的影响:
市场经济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内在动力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技术改造的投资主体,并且处在同等的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来引导技术改造的投资方向,调节技术改造的投资规模。企业技术改造的热情大大增加,成为“我要改造”,而不是“要我改造”;技术改造投资需要企业自己去筹集融通,不可能再“等、靠、要”;技术改造的风险也是要企业本身承担,不能期望政府的保护和优惠。技术改造成为市场职能和企业自身的行为。
市场经济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外部压力。随着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原有的行政保护和地区间封锁将被彻底破除,地区间、企业间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投资风险加大。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国有企业来说影响和冲击很大,能否很快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国有企业今后技术改造的开展和成效。
当前我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技术改造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使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二是形成投资风险的自我约束机制;三是保障投资效益的稳步提高;四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加大技改投资规模。
从目前的工作来看,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投资主体从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转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把技术改造同企业转机建制紧密结合起来,将属于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尽快落实给企业。特别是一般竞争性项目应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对项目的规划、筹资、建设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和债务本息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承担投资风险。
投资目标从形成产品优势和企业优势向形成产业优势和行业优势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最终是靠产业优势来取胜。要改变目前分散、重复投资的现象,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围绕其发展支柱产业的规划,集中搞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带动本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以形成产业优势和行业优势。
投资方向从单个项目的技术设备改造向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转变。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把技术改造同改组、兼并、合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投资策略从注重投入和规模向注重产出和效益转变。也就是说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技术改造。要以产出和效益作为投资的着眼点,充分考虑未来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考虑投资的成本,以此来确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避免盲目追求投资规模。
投资来源从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向多渠道筹资转变。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将分开运作,企业与商业银行也将逐步实行双向自主选择。技术改造要开拓多渠道筹资,充分利用企业折旧、留利等自有资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按规定转让部分产权,特别是利用外资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
政府对技改投资的管理功能从分资金、批项目向规划指导方面转变。在技术改造的管理中,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应主要转向制定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技术装备政策,培育和发展与投资活动有关的服务体系和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在法制规范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间接调控体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