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把福音和光明献给西藏人民——记羊湖电站引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1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把福音和光明献给西藏人民
——记羊湖电站引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者
浦阳江
海拔高达4400米的羊卓雍湖(简称羊湖)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位于西藏自治区贡嘎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藏语中“羊卓雍”意为“神女”,几千年来,藏族同胞都将她视为神湖。到今年底,一座投资近18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为11.5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将在这里并网发电,沉默千年的羊湖将真正把福音和光明带给西藏人民。
暮春时节,我们来到了离拉萨市90多公里的羊湖电站工地,采访奋战在这里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的建设者们。工地指挥员王又侬、张贵安告诉我们,他们承建的是电站工程中的“咽喉”——引水钢管项目。他们的任务是制作537节直径2米左右的巨型钢管,并将这些每节重量逾3吨的管子沿山体连接起来,形成一条3.1公里的输送线。这条钢管将最终把羊湖水引入山下雅鲁藏布江边的电站。张贵安感叹说:“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引水管道,其施工难度也堪称世界之最。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人类奋斗的痕迹。”
沿着简易陡峻的山路,吉普车爬行两个多小时后,把我们从山下的工地大本营带到了藏于群山之中的羊卓雍湖。站在湖边抬头望去,左边是著名的甘巴拉雷达站,右边远处是绵延不绝的雪山。蓝天碧水连成一体,羊湖的确是美妙绝伦,美得让人无法猜透她的来历。建设者们的施工营地在海拔4200米处的一个山坳里,在如此高海拔的山上搞建设,其艰辛的确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适应高原的恶劣环境,是建设者们要过的第一关。有人测算过,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坐着不动,就相当于平原地区一个搬运工人负重30公斤。工地的大气缺氧高达50—60%。安装二队队长史绩纯说:“我们1993年3月首次进驻工地时,条件很差。常常没有水喝,吃饭只能是干啃方便面”。焊接二队队长丁树海说:“风沙经常来袭击工棚,棚顶的铁皮被掀掉多次了。大风起时,铁皮和木板等在空中乱飞。因没有植被,工地上尘土飞扬,每人每天不知要吸入多少粉尘。”除了客观环境恶劣外,工地音信难通,生活简单枯燥也是对建设者的重大考验。没有电话,收不到电报,与外界联络的唯一方式是书信,而周期也至少得一个月。但是,当问起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职工们一致回答:力争早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为西藏自治区30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使水电四局的建设者们感到难上加难的是,铺设这么长的落差达840米的高水头引水钢管,在国内尚无先例。从制造到安装、焊接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创新。从日本进口的钢板厚度为60毫米到40毫米不等,卷制直径为2米多的不规则管不是一件易事。日本钢管株式会社(NKK公司)曾要求水电四局将最难做的7个岔管交给他们去做,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做过”。但是现在建设者们已经把自行设计制作的岔管安到了这条“通天管道”中。因为多数管子的安装位置远离山路,安装环节也遇到不少难题。安装三队队长田光明介绍说:“我们没有一些外国公司的大型先进设备,只好采用土吊车、铺滑行钢轨等简易办法把这些庞然大物一毫米一毫米挪到位。整个过程得十分小心,以防钢管脱落滚到山下。”安装到位后的工序是将570多截管子焊接成为一个3.1公里长的整体。焊工班长陈美娥告诉我们:“因为落差大,焊缝处承受的最大压力达125公斤/平方厘米。焊接这些厚钢板必须首先将之预热到75摄氏度,然后由焊工把20米长的缝隙一次焊完,8小时中间不能停顿。焊接时局部温度可达100多摄氏度,我们几个同志都曾在管子里边被烤晕过。目前光是焊条就已用掉了100多吨。”据了解,在陈美娥的班里,20多个女工在这样环境中干着与男工同样的活,是焊接工序的“主力队员”。
在电站工地,我们还听到许多感人的故事。负责技术指导的张兆云副总工程师,自1993年进藏后,一直坚守在工地。59岁的老工人吴德洲,已到退休年龄,但他坚持不回西宁休养,在工地上和年轻人一样爬高就低。焊工张建波,因缺氧昏倒在钢管内,人事不省,醒来后吸点氧气继续焊接……从他们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曾参与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和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建设的水电四局人那种万难不辞的敬业精神,羊湖电站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工作使我们对“困难”这个名词有了新的理解。
目前,羊湖电站引水管道已经建成近3000米,预计今年6月20日可以全部铺设完毕。羊卓雍湖电站的建设者们将留下一座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丰碑。
(压题照片为羊卓雍湖)(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