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凝聚力工程”报道之三这里像个温馨的家——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5
第1版(要闻)
专栏:

  “凝聚力工程”报道之三
这里像个温馨的家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纪事 
本报记者张严
桩桩小事打动教师的心
近年来,涉外法律在社会上很吃香,不少单位用高工资、高福利到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挖人才,而全系三十余名教师没有一个“跳槽”。记者问何故,教师们答道:国际法系像一个温馨的家,我们怎能舍得离开呢?
走进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会议室,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在不太大的空间里,整齐地摆放着电脑、复印机和音响、冰箱、微波炉、电热锅等物品,办公用品和家用电器组合在一起,平添了几分家庭生活的气息。这些家用电器是系里用创收资金专为教师们置办的。大热天,教师们把带的菜放在冰箱里,可以吃上新鲜的午餐;课前课后还能喝杯冷饮润润喉、解解乏。天冷了,微波炉转一转,很快就能吃上香热可口的饭菜。这些细致入微的关心,使教师们无不感到家庭的温暖。
采访中,记者所见所闻都是一些琐碎的事,但桩桩小事打动了教师们的心。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一天,陈治东老师家的水管冻裂了。此时,他在美国讲学,妻子正巧也不在家。家里积水,殃及邻居。接到邻居电话后,系办公室主任黄新华、副主任陈渊立即骑自行车直奔陈治东家。当时黄老师正在生病,他捋起袖管就排积水,整理被水浸湿的书籍、家具,整整忙了大半天,还代表组织挨家挨户向邻居表示歉意。
去年国庆节,司平平老师的家因邻居放鞭炮不慎引发了一起火灾,家里被烧掉不少东西。火灾后的一段时间,司老师住在他父亲家。他怕此事张扬出去,会给系里添麻烦,一直瞒着没讲。但这怎么瞒得过细心的系领导呢?系领导两次打电话到他家,发现他都不在,感到事情有些蹊跷。经再三了解,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当晚,系领导就上门慰问,还送上三百元补助。虽然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但司老师一家人的感激之情却难以言表。
丁成跃老师忘不了他初次出国的事情。当时时间十分仓促,第二天一早必须把出国计划书、推荐信写好并译成英文寄出,他焦虑万分。系主任曹建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天晚上,就为他修改计划书,写好推荐信,连夜送到系副主任朱榄叶家里。朱老师搁下手中的急事,通宵将这些材料翻译成英文,一大早就交到了丁成跃手中。
教师出国(出境)、回国(入境),国际法系党政领导必到机场送迎。李泳老师去香港参加学术交流,系党总支书记邹绍文老师把他的家属接来,一起去机场送行,恰逢另一所大学的一位老师与李泳同行,令那位教师羡慕不已。
国际法系是一个只有10年历史的新系,全系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8岁。青年教师结婚生孩子、照料孩子,家务连累特别多。系领导乃至院领导,总是给他们一份特别的关心。青年教师刘晓红在宁波婆家分娩,系领导派人专程到宁波去看望她。她公公婆婆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还有一次,刘晓红上课时,因为血糖低,差点晕倒在讲台上,史焕章院长得知后,自己掏钱买了西洋参去慰问她。刘晓红说:“组织和领导这么关心我,当有人用高收入、高福利鼓动我跳槽时,我怎么舍得离开国际法系呢?”
人心的凝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感情的连结。解不开的感情缘,拆不散的人间情。在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厚实的感情纽带把教师们的心牢牢地凝聚在一起!
“我们的事业在国际法系”
国际法系80%的教师出过国,但这个系出国留学、讲学人员100%按时回归,连其他高校的海外学者也慕名而来。记者探其因,教师们说:这里有浓浓的事业氛围,我们的事业在国际法系。
前些年,针对出国教师到期不归现象,有的院系主张严加控制。而国际法系领导则认为,我们不能消极设防,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国际法系领导在系和出国教师之间筑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理解之桥。系党总支规定,系党政领导至少每两个月要与每位出国进修教师通一次信,加强信息和感情交流。
自费留学瑞士、并获得弗里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徐冬根教师,在取得学位的第二天,就携妻匆匆登上了归国的班机。当时,国外有一家著名银行许诺以优厚条件聘他,而他却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华政国际法系。国际法系专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全系欢迎会。徐博士动情地说:“在自费留学的3年时间里,系的党政领导给我写了几十封信,就冲着这些信、这份情,我也该回来。”
徐冬根回系后,把在国外精心收集的大量最新的资料和信息运用到教学、科研之中,很快按计划开设了几门新的课程,并在一年内,写了50多篇论文。最近,他又与人合作完成了两本新著,出版后引起国际法学界的关注。他已被邀将在1997年登上海牙国际法学院的讲坛。这是国际法学界的最高学术荣誉,在徐冬根以前,我国仅有两位著名的学术前辈获此殊荣。
国际法系党政领导有一个共识:造就浓浓的学习、科研氛围,使国际法系成为造就人才、建树事业的广阔天地。他们逐步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其中有: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的制度,着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的制度,为研究生导师配备助手的制度,把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推上研究生教学讲台,着力形成学术梯队。这些制度的实行,对于全方位加强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水深鱼成群,林茂鸟知归。”浓厚的事业氛围,为知识分子创造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国内一所著名高校有位自费出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回来的青年教师,竟然不愿回母校,而执意“投奔”华政国际法系。他说,“我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事业氛围。”司法部一位副部长来华政考察,同国际法系几位青年教师座谈,看到他们生活虽然清苦,却安于师道,十分感动。这些教师自豪地告诉他:“国际法系有我们的事业。”
领导班子做出了好榜样
一个建系只有10年的小系,教学成果却令人瞩目,三卷《国际法新论》获上海市1986—1993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中唯一的法学类专著一等奖,每年有10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记者探其秘,教师们说:国际法系有一个过得硬的领导班子,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994年12月9日,一位年轻的教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江泽民等中央领导讲法学系列讲座第一课——国际商贸法律制度与关贸总协定。他就是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主任曹建明老师。
曹老师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有坚强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迄今,他已出版专著、教材20部,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他是《国际经济法新论》的主编之一,目前,他又在主编《对外经济法律大辞典》。1991年,曹老师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1992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4年春天,他被评为上海市高教系统“十大教育精英”。
系党总支书记邹绍文、系副主任陈治东教授、系党总支委员朱榄叶副教授等,都具有和曹建明一样的追求和品格。他们组成了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几位系领导,科研和社会工作非常繁忙,而且身体都不太好,但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上课。每周的课时经常在8节以上,最多时要上16节课。学生们说:“听曹教授上课是一种享受。”他们也许不知道,为了上课、科研和系里工作几不误,曹建明老师每天晚上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他在床头放了两只闹钟,以保证清晨把他唤醒。
国际私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单海玲教师身患卵巢囊肿,医生要她马上住院做手术。为了不影响教学,她默默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有时甚至痛得跪在地上。但一走进课堂,她又挺立在讲台上。她瞒着领导、同事和学生,整整拖延了一个学期,直到学生考完了试,改完试卷,她才住进医院。这时,病情已经发展,单侧囊肿变成了双侧囊肿,可她无怨无悔。当她病愈重返讲台时,全体同学肃然起敬,向她献上一束鲜花,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国际法系的党政领导和教师经常对学生说:“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一定要有精神支柱,有献身精神”。全系教职工队伍的主体和骨干是共产党员。作为新时期的先进分子,他们坚定地追求进步,无私地献身事业。近几年来,一个只有30余名教师的小系,有10人先后被授予和享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和待遇。他们的崇高品格和追求也影响了青年学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9110班一半以上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近3年来,全系93名优秀学生入党。(附图片)
上图为教师们正在讨论深化教育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