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李鹏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6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1995年5月26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刚才江泽民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深入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就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关于科技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在旧中国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40多年来,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技体系,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解决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也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核心,积极稳妥地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在发展技术市场,改进科技拨款制度,建立科学基金体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大部分科技力量已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过去单一封闭的科技体制已经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大为改观。在改革的推动下,按照技术开发与推广、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这样三个层次的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和重点项目,建立了一批国家试验室和研究中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在农业领域,通过培育新品种,推广杂交水稻、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等技术,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在工业领域,解决了一批关键性、综合性技术难题,研制了一批成套先进技术装备,对工业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技术方面,取得了同步卫星发射、大型程控交换机、高性能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生物乙肝疫苗等重要成果。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一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中,近年来每年都取得3万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批准专利3万余项。实践充分说明,科技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进步,已经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飞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在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整个进程中,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我国国民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基础。为了在此基础上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且逐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例如加强农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农业来看,我国每年人口增长1300多万,耕地面积还在减少,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才能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从工业来看,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导思想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一个要点,就是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全党、全国人民中牢固地树立起科教兴国的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加强科技工作,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决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而且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经济的总体规模,特别是工业规模已经不小,但在不少方面至今还是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某些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又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如果不坚决改变这种状况,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的力量。现在,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问世,但是真正应用于生产和社会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比较少。今后一定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摆到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靠正确的政策引导和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科技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从科技立项开始就要瞄准生产应用和市场需求,注意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实用性。生产建设和流通部门也要提高依靠科技进步的自觉性,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应用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要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选择一批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积极加以推广,力争尽快取得成效。要做好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快推广新的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继续实施“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促进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及其他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人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积极选用工业生产和建设的关键性技术。科技部门和产业部门要密切配合,解决工业生产和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环保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要加快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企业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在广泛应用国内外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改造,推进现代化管理,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继续实施“火炬计划”,坚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贸易一体化,缩短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继续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分流人才,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业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真正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要在财务、税收、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社会服务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国21世纪议程》,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劳动安全、减灾防灾等领域重点技术的攻关和推广。重视国土、海洋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对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提高生物疫苗和新医药的开发能力。努力发挥科技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方面的作用,使科学技术成果造福于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
我在这里要强调指出,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必须加强基础性研究,重视解决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问题。基础性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建设服务,还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源泉。加强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确保基础性研究的稳定发展,是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方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百业待举,国力有限,基础性研究也要量力而行,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选择重点,集中力量攻关。
国家将逐年增加投入,通过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计划以及各类专项基金,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科学家在科学前沿大胆探索,发明创造,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国家继续实施“863”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将根据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选择一些基础较好、优势较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力争在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搞好基础性研究,都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同时要着眼于21世纪,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国家已拨出专项经费,建立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门要为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各级领导干部和老一辈科学技术专家,要从发展科技和民族振兴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欢迎和鼓励留居海外的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为祖国建设服务。各行各业都要注重在工人、农民中培养、造就技术人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破除迷信和愚昧,在全国形成“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取得成效。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有助于科技进步的新型科技体制。这种体制要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生产建设相结合,科技机构与企业相结合,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相结合,以及发展科技事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稳住一头”,就是保持一支精干的科研力量,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活动。这些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也要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以增强科研工作活力。“放开一片”,就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大批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机构面向市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科技系统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国家将逐步减少由财政支持的科研院所的数量,分流科研院所的人员,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一批开放的国家级科研基地。绝大多数科研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形式与经济结合,或进入大中型企业,或走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道路,转变成科技型企业。咨询、信息等科技服务单位,要进入第三产业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要通过结构调整,在科技研究、开发应用方面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开发应用体系,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科技事业顺利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建立健全科技进步机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农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作用,坚持实行农、科、教结合,促进专业技术推广组织与农村生产销售等经济组织合作,大力发展技工贸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网。鼓励科研部门、高等院校通过技术入股、人员兼职和承包等形式与农村技术经济组织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企业,要把推动技术进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继续推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的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面对市场竞争,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客观上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经济发达国家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随着改革的进展我国企业也有能力逐步做到这一点。要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贯彻行之有效的“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方针。国家要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开发的投入。要完善产业技术政策,强化技术监督措施,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科技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要努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科技系统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涉及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改革中去。
加强领导,为科技进步创造更好的条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把科技进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问题。国务院已经决定,每年至少要开两次常务会议或者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问题。重大建设和科技项目的成立,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进行科学评估与论证,倾听科技人员的意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提高领导水平。现在正在制定的“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将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要求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产业政策与科技规划的衔接。
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投入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科技投入,是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保证。在“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国家将增加对农业科技、高技术、重点科研基地和科研装备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在一般情况下,要做到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到2000年,要通过多种途径,使我国全社会科研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要鼓励、引导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逐步实现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这一目标。在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建设项目的经费中,要有必要的数量用于解决相应的科技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海外资金,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重视发挥基金制的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继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优先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实行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取得较高的报酬。对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可以实行课题津贴制。继续改善科技人员的住房条件。各级政府在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要多做几件实事。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对国家有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
重视法制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科技进步法》已经颁布实施,这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需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措施。继续抓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目的是保证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坚持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围绕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高技术领域、先进生产技术和基础性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鼓励境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来我国创办高技术企业。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合作研究的领域。支持更多的科学家,特别是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以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为发展科技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同志们!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实现国家强盛,是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国的科技改革和发展推向前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附图片)
李鹏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