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百岁不算老 耄耋仍有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7
第7版(国际)
专栏:在兄弟报刊上

  百岁不算老 耄耋仍有为
东君
中国有句古诗:“人生不满百”,现在看来,似乎说得太绝对,同样地,“长命百岁”这句祝贺俗语似乎也太保守,因为在当今世界上,百岁寿星已不是珍稀人物了。
前些时,法国的让娜·卡尔芒老太太就欢度了她的120岁寿诞。据说她100岁时还曾骑自行车逛街。
许多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据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45年以后美国将有130多万超百岁的老人,《泰晤士报》说,1951年全英国仅有300位百岁以上老人,白金汉宫曾给他们发了贺电。到1991年,收到贺电的百岁寿星就达到4400人,现在已超过5000人。
可见,人口老龄化已是许多国家的人口趋势,因而关于长寿问题的研究和议论也日渐增多。
据医学家说,9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已进入体质衰退期,但仍有少数人的心血管系统较健全,血液循环较畅,不但不会患心脏病,而且可延续生殖机能。
例如,美国南安普顿市退休煤气管道工人比尔·兰帕德今年2月底以93岁高龄逝世,这算不上什么新闻。然而引起轰动的是他竟然有一个5个月大的亲生女儿。他的遗孀年仅40岁。他前妻的儿子已经有了20多岁的孙子,应该称这个不满半周岁的女婴为“姑祖母”。
尽管如此,兰帕德92岁得女儿并未创造世界纪录。1989年,巴西有一位名叫约奎姆·西尔瓦的老翁,在他112岁时成为1个女婴的生父。众多亲友和邻人表示怀疑,最后只得由法庭裁决。经过法医一系列的检查和验血,最后法官宣布西尔瓦老翁确系新生女婴的亲父。这位巴西老寿星可称为世界上年龄最大并具有生殖力的人了。
关于长寿,医学家说这和人体内的基因有密切关系。人体内有十几万个基因,究竟哪种基因在哪方面发生作用,仍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当然,促使人类寿命延长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等。科学研究还发现受过较高教育的脑力劳动者很少患精神颓废或痴呆症。这可能是因为脑细胞活力较强之故。
那些认为老年人是社会赘疣或国家负担的消极看法已被许多事实所否定。例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活了98岁,逝世前4年还积极参加捍卫国际和平的各种活动并发表文章;英国作家萧伯纳93岁时仍在写剧本;最近以95岁高龄辞世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临终前一日尚在工作;西班牙的毕加索和中国的齐白石90岁时仍绘画不辍;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88岁时还举行独奏音乐会;俄国的老托尔斯泰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82岁时还奋力写书;歌德写《浮士德》时已经81岁……
所以,“老当益壮”和“老有所为”并不是空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