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雪海孤岛”钢铁哨——新疆军区红山嘴边防站艰苦戍边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雪海孤岛”钢铁哨
——新疆军区红山嘴边防站艰苦戍边的事迹
新华社记者胥金章新华社通讯员韩拴柱杨功成
阿尔泰皑皑雪山深处,每年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积雪最深处淹没了10多米高的电线杆。新疆军区戍边卫国的模范连队——红山嘴边防站就设在这里。
前不久,记者乘直升机来到了这个与外界隔绝的“雪海孤岛”采访,看到、听到许多内地人想象不到的故事,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青春热血献边关
到红山嘴的战士,每人经历的第一次考验就是徒步闯雪山。去年4月上旬,连长张才国上团部接14名新兵。他们坐了一个通宵的汽车,还有34公里的雪路等待跋涉。每人身背二三十公斤东西,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在山道上从早上走到天黑,还不见连队的影子。登上一个冰大坂,大家已精疲力尽,实在挪不动步子了,有的战士不解地问:为什么连队要设在这里?张才国回答说:“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国土,山上有我们的哨所,为了五星红旗永远在雪山上飘扬。”
风在呼啸,雪在飞扬。新兵们抓住连长领头牵着的那根背包绳,艰难地向前跋涉。他们个个成了“雪人”,大头鞋早已冻成“冰坨”。这时,前来接应的老战士们赶到了,他们终于挺过了难关。
一茬茬上红山嘴的新战士,就是这样经过艰苦的磨练,坚定了理想、信念,懂得了边防军人的责任和价值。
让祖国永远安宁
7月份气温最高、冰雪融化最多,是巡逻的黄金季节。红山嘴边防站负责的800多公里巡逻路蜿蜒于冰峰雪岭之中,大部分是无人区,全线要趟过27条河流,翻过31座高山和5座冰大坂,还要抵御黑熊、狼群的围攻和毒蛇、毒蜂的侵袭,其艰难可想而知。
巡逻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站里的战士个个都是硬汉子。每年巡逻,不知要发生多少次被暴风雪围困的事。有的战士患了雪盲症,几天看不见东西;有的被高原紫外线灼伤,脸上暴出铜钱大的泡;有3名战士在巡逻途中遇到雪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还有5名官兵被冻伤后截了肢。面对这一切艰难险阻,全站官兵仍然把巡逻看成是最光荣、最神圣的任务。连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逢老兵复员,离队前都要让他们最后参加一次巡逻。许多老战士历尽艰辛来到界碑旁,抱着界碑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们说,我们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边关,不就是为了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永远鲜红,让祖国永远安宁吗?
雪海里的暖流
“山路可以被大雪封住,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不能中断,寒冷中送去温暖,孤独时带来欢欣,官兵心心相印,哪怕山高雪深天寒”,这是边防站指导员王自勇日记中的一段话。他告诉记者,在这座“雪海孤岛”上,他和连队其他干部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战士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红山嘴冬季漫长,蔬菜储藏的数量受到限制,一些战士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头发脱落,指甲凹陷。他们就下山背塑料薄膜和其他建筑材料,在冰天雪地里搭起了3座塑料大棚,使大家在雪山上破天荒地吃到了自己种的菠菜、油菜、豆角、葫芦瓜等10多种新鲜蔬菜。
哨所经常组织文艺晚会、演讲比赛和室内体育活动,打破“雪海孤岛”的沉寂,活跃了年轻人的生活。战士们渴望成才,他们举办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引导大家学有所成。近几年,全站有20多名战士考取了军校。退伍回乡的老兵由于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大多被地方用人单位录用。战士们说,我们白天忙执勤、训练,晚上学文化、技术,感到特别充实。
每年的春节前夕,新疆军区都要派直升机为红山嘴边防站送年货,给官兵捎来报纸、书信,并接送探亲、休假、治病的官兵。在官兵心里,直升机送来的是温暖,是安慰,是希望。
再艰苦的地方,有了情和爱,就不会寂寞、孤独。红山嘴军人士气高昂,连队处处充满欢歌笑语。连队组建33年来,年年完成上级赋予的守防任务,被上级表彰为“边防执勤先进连”和“硬骨头六连式连队”,有30多名官兵光荣立功。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