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隐士之“隐”与壮士之“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09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隐士之“隐”与壮士之“隐”
许楚青
“隐士”这个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一类人物,是中国社会的特产。所谓“隐士”,就是专指那些清高孤介、洁身自爱、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幽人处士”。纵观历史上隐士“隐”之原由,实乃光怪陆离,不一而足。介子推因“禄亦弗及”而隐之绵山;伯夷叔齐两昆仲因天下被姓姬的抢去,便“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下采薇而歌,饥饿而死;夏黄公当暴秦之世,避入商山“以图其安”;陶渊明因“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为保品性之清高,延性命于乱世,便吟着“归去来兮”“采菊东篱”……可见,隐士之“隐”也有高下之分,真伪之别;但由于有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赫赫大隐在撑着,在顶着,泽被“隐士之林”,故有关隐士的口碑还是很好的,历来也算作一个美名。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些“隐”不住的。如“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的陈眉公,至今仍引为笑柄。
令人尤为振奋的是,品鉴历史上隐士之“隐”,(那些“下士之隐”就不必说了),即使像陶渊明为“求其志,全其道”而隐的大隐之“隐”,同现在的优秀共产党员之“隐”相比,也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据报载,全国甲级战斗英雄中的一个幸存者,最近才被找到,他就是“隐”了几十年,始终过着寻常百姓生活的朝鲜族共产党员申日权。记者看到他珍藏着的许多军功章,问他为什么不据此请求组织上给予相应的安排。申日权动情地答道:“无数贡献更大的战友为革命牺牲了,有的人甚至连名字也没留下,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诚哉斯言,壮哉斯人,伟哉斯“隐”!几十年如一日的“隐”,隐其姓名,隐其功绩,隐其那段本不该隐的平凡而辉煌的人生!这伟大的“隐”,与那形形色色的隐士之“隐”,有着天渊之别,它只为一个共产党员坚贞的品质和献身的信念而“隐”,它只属于像申日权那样的党的好儿女!近年来,“自我实现”口号风靡一时,人们过去不屑一顾地自我吹嘘、争名夺利,堕入“名网”的“闹剧”也层出不穷了。于是,以权谋名者有之;以钱买名者有之;不学无术,靠东钻西钻来欺世盗名者亦有之……未出名的“捞名”,出了名的“炒名”。不难想象,假若申日权的“甲级战斗英雄”称号和那些军功章,到了他们手里,不炒个名声大振,不争个利禄优厚才怪呢!
“事业是一切,名号是虚声”。在改革深化经济转轨的新时期,我们应以共产党员申日权之“隐”为镜,映照出自己心中隐藏的名利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途上,兢兢业业,奋力拚搏。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们,是否也该发扬一下“隐”的精神,把名号看虚点,把事业看重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