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马玉林求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马玉林求才
张冀
初见马玉林,不明白这个年轻的企业家为何看上去却更像个书生。然而,他在商海已经遨游了10年,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10年前的2000元原始资金,如今已增值到上亿元;荣登大连宝路集团董事长宝座,并被评为大连市杰出青年企业家、大连市优秀青年、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辽宁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在奋斗和成功的实践中,马玉林悟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天下凡事业有成者均唯人才是举。马玉林的“特殊名片”上有一行字特别引人注目:“最需要的是:人才、人才、人才”。他说,先进设备只为生产一流产品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企业要发展,关键要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管理。当他得知一位从国外学习彩色印刷技术的专家刚刚回国时,便多次登门拜访,使这位专家欣然前往效力。几年来,宝路集团聚集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优秀人员。集团先后买过9套标准较高的商品房,全都分给了科技和管理骨干,而董事长马玉林至今还住在采光不佳又不通煤气的一间半房子里。
宝路集团大量引进人才,使企业管理水平上了台阶。他们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对每位员工的责、权、利的指标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制定了行为标准化、施政网络化、议事民主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五化”综合程序,为集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玉林在求贤才的同时,还自筹资金办学培育人才。他认为,教育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事业,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事业,自己应为国家和社会尽点力。1993年,宝路集团投资250万元,创办了“大连宝路私立中学”,建筑面积达8700平方米。马玉林明确提出,宝路中学不办所谓的“贵族学校”,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为此,他提出要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探索一流的管理模式,要求一流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收费标准比上海、沈阳等地同样的学校低一半。集团聘请大连市教育界的老领导为高级顾问,聘请市内重点中学老校长出任校长,决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