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精于同“对手”合作的人——记荣事达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荣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0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精于同“对手”合作的人
——记荣事达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荣珍
本报记者王启明刘杰
陈荣珍的“精”,是令中外客商大为折服的,尽管有时不免让人为之光火,但他说:“没办法,我是共产党员,必须让事业不断发展,怎样有利于企业我就得怎样干。”
1986年,陈荣珍从合肥锅炉厂调至处在困境中的原合肥洗衣机总厂。老陈默不作声地观察了解,然后决定“引进改造”、“借船出海”。他从日本引进一套模具和关键设备技术,又与上海洗衣机总厂合作,借“水仙”牌子去闯市场。
陈荣珍有自个儿的算盘:借牌经营只是个促销手段,关键是能腾出更多精力锤炼自己的队伍,夯实质量基础。到1992年末,合肥洗衣机总厂的六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其中利税总额、单台利润率、资金周转天数三个单项列第一。
之后,陈荣珍又使出两招:一是在引进设备中,对注塑模的质量问题大胆提出改进意见,外商极为赞赏,既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又拓宽了双方合作的领域。二是经过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企业上档次。规模扩大了,陈荣珍又果断地提出:“摘下借来的牌子,挂上自家的‘荣事达’。”
一年下来,“荣事达”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上升,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推荐商品,产值利税继续保持洗衣机行业领先地位。
陈荣珍和其他决策者对已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他们盯上了国际水准,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科技产品。去年,他不但促成了以香港詹培忠总公司购买股权为形式的荣事达(集团)有限公司,而且又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合作,成立了中日合资合肥三洋洗衣机有限公司。
作为荣事达的合作伙伴,日本三洋老板坦诚地说:“我到中国考察了不少企业,对优惠条件听到了不少,但谈到F/S(市场可行性分析)的只有陈先生,真是难能可贵啊!”经过9个月的紧张筹备,中日合资公司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所生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一问世就备受青睐。
荣事达与三洋的第二次握手,其间也有个小小的波折:在谁任总经理的问题上打住了车,最后陈荣珍爽快让步:“我们的目的在于学习更多的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总经理由日方担任更好。”过后他说:“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大地上,是拴在我这个桩上的牛,必将为我出更多的力。”日方代表说:“这个人的确精明,但也实在,他的目标远大,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荣事达集团公司总经理的接待室里,有个很显眼的模型盘,陈荣珍常常很得意地向客人介绍他的杰作: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购进的112亩土地上,已盖起了一幢幢气派的厂房,一批批高新技术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销往海内外。当然,络绎不绝的客人也会不断地询问:那座高18层、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何时才能矗立在开发区呢?他总是认真地回答:“我得加快发展才行,一幢大楼就得上亿元,盖了大楼就不能上别的项目,共产党的原则,先治坡再治窝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