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从诗体小说到芭蕾名剧——《欧根·奥涅金》的编导和指导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1
第4版(副刊)
专栏:海外艺苑

  从诗体小说到芭蕾名剧
——《欧根·奥涅金》的编导和指导介绍
钟言
世界闻名的德国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即将在京沪上演芭蕾舞名剧《欧根·奥涅金》,为了让观众全面欣赏这部杰作,我们先在此做一介绍。
《欧根·奥涅金》 芭蕾舞剧《奥涅金》是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普希金继承了拜伦创造的诗体小说的传统,给它增添了俄罗斯的特征。为了刻画100多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他将口语和艺术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引入了新颖的和独特的副词、韵脚、诗体、修饰词、对照法和省略,给这部作品增强了无穷的活力和情节的戏剧性。
著名的舞蹈家约翰·克兰科采用了原著中四个主要的人物形象,他们是:奥涅金、塔特娅娜、兰斯基和奥尔佳。他虽然以普希金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为红线,但却从另一个角度加以展示,剔除了对剧中人物的讽刺性。克兰科把塔特娅娜和奥涅金之间未能实现的爱情作为这一舞剧的中心主题,通过两个戏剧性的情节场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
编导家约翰·克兰科 约翰·克兰科是英国舞蹈家,著名现代芭蕾编导,生于南非吕斯滕堡,卒于访美演出后的归途中。他最初于南非开普顿大学舞蹈学校学舞,1942年根据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士兵的故事》编导了自己的同名处女作,1946年赴英国撒德勒斯·威尔士芭蕾舞校深造,后入撒德勒斯·威尔士芭蕾舞团作演员。不久,他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编导之上,先后为该团创作了《儿童之角》、《美人与野兽》、《菠萝脑袋》、《四月的小丑》、《影子》、《夫人与傻瓜》、《宝塔王子》、《安提戈涅》等舞蹈和舞剧,并为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英国的兰巴特芭蕾舞团、法国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芭蕾舞团创作了舞蹈和舞剧《女巫》、《一个主题的多种变奏》、《美人埃莱娜》、《雷哈》、《罗米欧与朱丽叶》,并为英国皇家歌剧院导演了歌剧《仲夏夜之梦》,1960年为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排演了芭蕾舞剧《宝塔王子》,1961年离开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前往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就任团长要职。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他以自己的献身精神和出众才华,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芭蕾表演家,积累了丰富多样的保留剧目,并率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登上了许多国家的大舞台,使之一跃成为世界最有创造和活力的芭蕾舞团之一,创造了举世公认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奇迹”。1965年,他创作了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古典芭蕾舞剧之一”的《欧根·奥涅金》。1968年起,他兼任巴伐利亚歌剧院的首席编导,并创建了芭蕾舞团。1972年,他为芭蕾舞团排演了这部名剧,此后还创作过《驯悍记》、《卡门》和交响芭蕾《韦伯作品1号》、《莫扎特交响曲》等。他对德国舞蹈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艺术指导康斯坦兹·维尔农 康斯坦兹·维尔农出生于柏林,父亲弗里德利希·赫策费尔德是一个音乐研究家。她7岁开始接受著名芭蕾教师的正规训练,15岁成为柏林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演员,17岁那一年,成为柏林芭蕾舞团最年轻的一名独舞演员。几年之后,即1962年,维尔农因为舞蹈方面的成就荣获巴黎舞蹈学院颁发的谢尔盖·李伐尔奖,她是获得这项奖的第一位德国人。 
1963年,海因兹·罗森——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团长,聘请维尔农为该团独舞演员。从此以后,她作为一个女芭蕾舞演员在该团演了18年,担任过该团从古典芭蕾到现代剧目中所有的主角。她和她的舞伴海因兹·保斯勒成为慕尼黑观众崇拜的偶像。
当她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年轻人。最初,她是在慕尼黑音乐学校教课,当她退出舞台以后,便担任教授。1978年,维尔农和丈夫弗莱德·霍夫曼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她原来舞伴海因茨·保斯勒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旨在巴伐利亚进行舞蹈训练。几年以后,她的热心工作终于获得了成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99%都被德国或其它国家芭蕾舞团所录用。
1988年,巴伐利亚文化部做出决定,成立“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作为新建舞团之长,维尔农负责艺术和行政管理的发展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