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阅读
  • 0回复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本报评论员
读了关于四川省射洪县经济迅速发展的报道,很受鼓舞。射洪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知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赞扬。
论条件,射洪县同四川许多丘陵大县一样,并不很好:远离大城市,资源缺乏,是多年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要想发展工业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困难重重。但是,面对这种状况,有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一种是强调客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无所作为,时光流逝,面貌依旧。另一种态度,就是像射洪那样,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值得称道的是,国家对射洪并没有多少投入,射洪的工业都是靠他们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今日射洪企业显出勃勃生机,也是靠他们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焕发出来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没有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若没有不改变落后面貌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要取得像射洪那样突出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射洪县委、县政府领导不求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而是从长远打算,大抓基本建设,为将来的经济起飞夯实基础,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有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是不能“吹糠见米”、短期内见到“政绩”的,很多是属于“耕耘”、“播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同时,有些项目也有一定的风险。搞得好,可为后任铺平道路,结出丰硕的果实;搞得不好,有可能埋下祸根,身败名裂。射洪县几届领导,不以个人得失为念,为子孙后代着想,敢想敢干,拦断涪江,历时数年,建成集发电、航运、防洪、灌溉和旅游于一体的螺丝池电航工程,为今日射洪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没有一定的气魄和胆识,是很难上这样的工程的。这电站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它是记录射洪县领导功绩的一座丰碑。我们相信,射洪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思路决定出路”。射洪县的经验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筋,思路正确,真抓实干,总是可以克服困难,找到出路的。“心之官则思”。让我们像射洪县领导干部那样,开动机器,多动脑筋,多在发展经济上下功夫,多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这也是对领导干部应有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