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走强农富民兴工之路 盐城经济总量跃居苏北首位打破农业大市等于经济穷市的公式,逐步缩小与苏南发达地区差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2
第1版(要闻)
专栏:

  走强农富民兴工之路
 盐城经济总量跃居苏北首位
打破农业大市等于经济穷市的公式,逐步缩小与苏南发达地区差距
本报讯记者章世鸿、李天扬报道:江苏省盐城市确立农字起飞、整体推进战略,走强农富民兴工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经济总量跃居苏北地区首位,乡以上工业增幅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6.4%,利税增长70.2%;财政收入增幅达66.5%,居全省首位,出现了收入高于支出的新局面。
盐城的起飞,震动了苏北,也震动了全省。长期以来,苏北常令人联想到落后与贫穷,尤其是80年代,苏南经济飞速发展,与苏北的差距越拉越大。
苏北依靠农业能不能增强经济实力?盐城人的回答很干脆:能!过去人们常说起这么个公式:农业大市=工业小市=经济穷市。盐城率先在苏北打破了这个公式。盐城的领导认为,农业是盐城的优势,绝不能丢。只有农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才会有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环境,才能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积累。市里提出了要把盐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优质粮棉基地的新目标,具体的做法是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结构。在此基础上,把发展多种经营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全市近两年农业新增收入中80%以上来自多种经营,195个乡镇已有142个实现了多种经营人均纯收入达千元的目标。从事养殖猪、蟹、水禽、乌骨鸡的农民中,有些资产积累已达百万元,一批先行者已经走上了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国际化经营的路子。农民依靠农业致富、农村依托农业发展工业、政府依靠农业增加积累,盐城人以“农”字起飞,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苏北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如何兴工?以某些产品、某些企业的突破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燕舞”音响、收录机已经连续9年产销量居全国同行首位;“飞达”牌自行车普通飞轮挤进世界五强。今年3月,江苏省名牌认定委员会公布首批认定的113个名牌产品中,盐城市有9家企业的11个产品入选,名列苏北第一。
盐城市市长徐其耀对记者说,前些年盐城发展缓慢,根子就在于观念落后,观念落后导致经济落后。1992年7月,市委对全市干部提出了“言必谈经济、行必为经济、集中精力抓经济”的要求,告诉群众: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鼓励农民想方设法快致富。方向指明了,群众的积极性也就充分地调动起来了,群众的创造力也就发挥出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