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川中大县一枝花——射洪县发展经济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川中大县一枝花
——射洪县发展经济纪实
本报记者罗茂城
近几年来,地处四川腹地的丘陵大县射洪县经济发展迅速,令人瞩目。
在四川200多个县(市、区)中,有2/3地处丘陵地区,居住着全省人口的70%以上。这些县的最大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缺乏,财政拮据。如何使丘陵大县尽快脱贫致富,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射洪县的发展变化,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思路与创造,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
真抓实干 再创辉煌
1994年,射洪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增长46.1%。工农业之比,已由过去的2∶8变成7.3∶2.7。县级财政收入随之增长,近几年每年都以600万—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去年达到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县财政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941元,比上年增长282元。全县80%的耕地实现保灌,50%以上的耕地可自流灌溉,常年可稳产高产。去年虽遇大旱,农业仍然丰产,猪牛羊肉总量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
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齐全,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现在全县能源以水电为主,年发电2.1亿千瓦小时,每年可向外售电8000万千瓦小时。村乡通电率为100%,属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公路四通八达,万门程控电话、长途光缆和大哥大、寻呼机联网已全面开通,可直拨国内外。教育事业发达,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43所,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工农业生产后劲十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对远离大城市、资源缺乏、国家没有多少投入的射洪县来说,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实属不易。
农业安民 工业富县
当我们问起射洪县这几年为什么能发生如此迅速的变化时,年轻的县委书记贺文说:“这主要是我们几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坚持贯彻农业安民,工业富县的结果。”
射洪人多地少,农业复种指数已高达267%。县领导认为,不抓好农业,难以稳定;光抓农业,发展潜力有限,很难脱贫。只有在抓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安邦富县,摆脱贫困。
可是,发展工业,谈何容易。射洪地下无资源,电力又严重不足。前几年,全县只有6个小电站,装机容量仅1.46万千瓦,农业和现有工业用电尚不足,想新建工厂更成纸上谈兵。
“我们首先要解决电!”这是射洪县领导一班人的共识与呼唤。为了解决电力难题,射洪县几届领导不搞急功近利,而是作长远打算,号召全县干部群众集资出力,拦断涪江,修建总装机容量达4.7万千瓦,集发电、航运、防洪、灌溉和旅游于一体的螺丝池电航工程。该工程于1987年动工,历时4年多,终于顺利建成。电航工程的竣工,为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县领导,要跳出县城经济范围来思考问题。只看本县资源缺乏,越看越信心不足;抬头看外面广阔市场,越看越觉得大有文章可做。”县长吴文明对记者如是说。
事实的确如此。射洪人为了解决自身资源不足的矛盾,纷纷走出射洪,“借地生财”,就是一大创造。射洪人在德阳市办了一个“射洪氮肥厂”,利用人家的气、电,生产碳氨、磷氨和尿素,每年可获利4000万元以上。他们与金川县合作,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锂辉矿,建成了年产2000吨的碳酸锂,每年可获利1600多万元。
射洪人通过多年的努力,使全县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食品、纺织、电力为龙头的支柱产业,迅速崛起了化工、机电、印刷、医药、包装、建筑、服装等新兴行业。目前,全县有26个行业门类的330余个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98亿元,职工3.3万人,主要产品350余种,其中沱牌曲酒、皮革、床单、分割肉等45种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年创汇6000万美元。
此外,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去年产值达22.7亿元。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去年达175家,比上年增长250%,上交税费达2000万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1/5。 “工业富县”,在射洪初步得到实现。
抓“大”放“小”搞活企业
去年夏秋之交,随着一阵清脆的锣声,已有30多年历史的射洪县饮食服务公司“清爽理发店”改姓易主,被简阳市一个体工商户收购改作糕点作坊。接着,私人企业主文映祥出资1000万元,购买了东方游乐场和射洪县酿造厂部分产权。一时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了人们热门的话题。
“抓住大的,放活小的”。这是射洪县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实力与活力的指导原则。
所谓抓“大”,就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调整其结构,扩大其规模,促使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占地1.5平方公里、年产系列沱牌名酒10万吨的沱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参股等形式,先后兼并了县玻璃厂、电子设备厂、糖酒公司,收购了遂州曲酒厂等企业,成立了“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实力更为雄厚。去年,该公司完成工业产值4.1亿元,实现税利9520万元,成为射洪经济的支柱企业。沱牌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又带动了印刷、纸箱、玻璃、瓶盖、运输、商贸等20多家相关企业的发展,使一些濒临破产边缘的企业获得了生机。
近两年射洪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形成,不仅带动和促进了全县100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使企业集团自身的经济规模和效益大幅度增长。仅据已组建的沱牌、电力、纺织、化工四个企业集团的统计,去年总产值6.2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3.5%;实现利税1.37亿元,其中税金5533万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52.1%。
所谓放“小”,就是放活小型企业,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改、转、租、包、卖、破”。对国有小型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视其情况,有的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对微利和亏损企业,或协议出售,或公开拍卖,进行有偿转让;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据统计,射洪县通过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折股出售等形式的改革,盘活了企业呆滞、沉淀资产5.5亿元,融资1.5亿元,不仅使县上丢掉了沉重的包袱,而且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使某些企业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产。企业产权明晰以后,遏制住了一些亏损企业靠吃国有资产过日子的状况。职工已成为资产的所有者,大大调动了职工的工作自觉性和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