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美元下跌的“泥石流冲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2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美元下跌的“泥石流冲击”
景学成
从2月下旬开始的美元汇价暴跌屡掀浪涛,屡破关口,4月19日终于冲破80日元之大关,现在虽稍有回升,但仍很不稳定。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场出人预料的美元下跌风潮呢?
对一个时期以来的美元汇价下跌,金融界众说纷纭,但有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场脱离基本经济因素倾向的市场投机力量所造成的“泥石流冲击”,是一场以市场投机力量为主体所引发的、并由墨西哥金融危机、西方各国的政策不协调、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所不断强化的滚动冲击效应。
无论是各国货币当局,还是市场分析家现在都看到,经过七、八十年代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力量是空前增强了。参加外汇市场的有成千上万的持有大量资金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其日交易总额达万亿美元之巨。而与之相比,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不过七八千亿美元。在一种严格管制的市场,在一种初步发展的外汇市场,比如日交易额只有几百亿或几千亿美元的市场上,管理当局威慑力量是巨大的;而在一个运用高度电子技术和高度自由化的较为发达的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当局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只能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来发挥作用,其干预作用就较有限。“潘朵拉盒子”一经打开,就难以将魔鬼收服了。1992年以来欧洲货币体系经历的三次危机以及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是这种市场力量冲击的典型例子。而且市场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有力和有利的冲击点。当市场朝着一个方向形成大势之时,人们都懂得防止市场力量的反向操作。当市场势力已经使得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卷入了抛美元购买日元、马克以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的时候,人们不能不提防汇价走势的反向变动,不能不看到市场力量或许促使美元汇价反弹的可能。美元最近出现反弹又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人们可能还记得1987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黑色星期一”的股市暴跌,事后许多经济学家曾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即那时的股市走向脱离了商品经济运行的常规,在美国经济相对好转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股市危机。此次美元汇价暴跌,恰恰也发生在美国经济已经复苏、通货膨胀较低的情况下。人们对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美元狂跌无法理解,于是往往说,这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等基本经济因素所致。然而,美国的双赤字并非现在才出现而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双赤字并不能说明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发生这么一场超出人们所料的美元大暴跌,恐怕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市场力量具有强烈的独立运作的倾向,具有脱离某些基本经济因素运动的倾向。如果不看到这一点,一旦美元有较大反弹,或出现相对升值的动向,人们的某些认识就又会陷入新的“不理解”之中。
至于说到西方有关国家利率政策不协调,国际货币体系有较严重缺陷等等,同样也是早就存在的,市场力量只能借其作势,引起外汇市场一度混乱和无序,却难以说明眼下美元汇价何以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总之,此次美元大暴跌对于外汇市场分析理论来说,似乎是一个转折点,它已不可能用某一种单纯性的因素来加以说明,而应看作是一场由市场投机力量为主体、不断汇集和裹带基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而成的下滑泥石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元下滑泥石流还把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卷了进来。本来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使它一般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市场动荡,处变不惊,稳健运营,因而它们对稳定汇价能发挥作用。但是,在这次美元暴跌风潮中,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也难以稳坐泰山,开始了抛美元,购买日元、马克等硬通货的金融活动,调整本国的资产结构,对这股泥石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