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大”不等于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21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大”不等于强
张静宇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海处处惊涛骇浪,只有“航空母舰”才能劈风斗浪,勇往直前。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企业集团,是组建航空母舰的出路。但是,规模大并不等于企业强。
台湾有个ACER宏碁电脑公司,创立之初,总裁施振荣明确提出,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达到一定经济规模,几年公司规模急剧扩大,业务范围成倍增加。可是,到一定时期,这个公司又出现了机构臃肿、办事拖拉、反应迟钝等现象,有人称之为“巨人综合症”。因此,开发与营销脱节,很快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大船抗风险”变成了“大有大的难处”。
公司觉悟到问题后,将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为所谓主从架构新模式,把集团组织按专业或地区切割成各自独立运营的关系企业或子公司,并赋予他们充分的管理权限。各企业既能运用整体资源,又保持各自的灵活运作。结果公司非旦没有萎缩,反而又一步步壮大,最后跻身世界电脑业十强,成为高速增长、营业额超5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从ACER宏碁公司的情况看,显然,问题不是出在“大”上,而是企业规模扩大后,相应的管理没跟上。企业规模的大小固然重要,但是,要取得较好的效益,还要经营管理得法,否则,大企业不一定必然成为强企业。
近一段时间,国际上盛行企业兼并、强强联合,表明了“大”正成为一种趋势。美国、日本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跨行业跨国竞争的成功范例,证明了“大”确有大的长处,但这都是在良好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发挥出来的。今天,我们搞企业集团也应借鉴这些经验,把扩大规模与加强管理协调起来。不仅不能偏重扩大规模忽视管理,还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加强企业“软件”建设上,这是事关集团成败的大事。否则,规模越大,包袱越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