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神鹿”的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4
第2版(经济)
专栏:

  “神鹿”的形象
孙正东
提起神鹿的形象,人们想到的是:善良、温顺、机敏。
古往今来,神鹿总是这样神圣而高洁。在艺术宝库敦煌,那几十公里栩栩如生的壁画上,关于神鹿的传说勾起人们无边的想象:一只美丽而善良的九色鹿,在密林深处,在风雨交加的戈壁滩上,救起了走投无路的行旅……
在安徽合肥中药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肥神鹿集团,把“神鹿”作为自己的商标,也把神鹿作为自己的企业追求的自身形象。
总是笑眯眯的公司总经理王志强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按着神鹿这些特点,为消费者着想到底。
善良
“神鹿”的看家药品是温胃舒、养胃舒。“温胃舒、养胃舒,萎缩性胃炎病能除”。传媒曾将这个信息传至千家万户。
进入80年代,这个中药厂,开始跟踪胃药市场信息,并把目标对准萎缩性胃炎这一病症。在人体上,胃,可算是“能源库”。日夜“操劳”的胃,也是人最易患病的部位。大约有两亿人不同程度上患有胃病。其中萎缩性胃炎这种病的患者,全国将近2000万。经过反复论证,“神鹿”的服务点就定在这部分患者身上。
这种选择当时有些冷有些背,但这里凝聚着“神鹿”的独特视角。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也许是患者痛苦的神情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了,也许是出于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探索,1985年,在对临床病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神鹿”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研制开发出独特产品:温胃舒、养胃舒冲剂。考虑到病人的承受能力,出厂价0.68元一袋,在同类产品中定价最低。
公司总经理王志强说,我们不搞包治百病的药,事实上能包治百病的药是不存在的,在独特领域有所专攻,做到专而精,确实能更有效地为病人解除痛苦,那才是我们的追求。
温顺
温胃舒、养胃舒成功了。进入90年代,在中药行业“神鹿”已有名气,市场上“神鹿”的商标越来越硬。然而,在消费者面前,“神鹿”却显得十分“温和”。
公司在追踪产品时听到一些反映,说温胃舒、养胃舒冲剂含糖,口感虽好,但对年龄大、血压高以及身体肥胖的胃病患者来说,难免有些顾此失彼之虑。一些外出的人也反映,在外服用冲剂不很方便。而一些得胃病的人,恰恰是经常在野外作业的人。
“神鹿”对这一情况很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他们的名优中成药进行剂型改革。1994年他们及时推出新剂型——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这种产品更适合现代人的用药习惯,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当年胶囊占所有产品的份额为12.7%,在产值增长5.6%的情况下,利润增长61%。今年百泉药交会上客户纷纷争购这种药品。为此,公司加速调整产品结构,压缩其它产品生产,使胶囊所占份额高达62.7%。目前,他们又在进行温胃舒、养胃舒无糖颗粒剂研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神鹿”人信奉的格言是:“良药未必全苦口”。在“能治病”的基础上,他们更想到的是“易服用”。为消费者想得周到,销路自然越开越大。在上海,温胃舒、养胃舒受到人们的厚爱,被列为公费医疗药品。
机敏
早在1987年,温、养胃舒就获得国家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这是目前胃药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但市场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好药未必就能到病人手中。
过去,“神鹿”的产品只给医药商业,而医药商业不是最终用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神鹿”产品的销售。
有一个时期,一封封来自患者的信送到总经理的桌上:你们的药是好,可医院里没卖的。这对“神鹿”刺激不小。产品不等于商品,产品的品位如何,获得多少奖,这固然重要,但产品只有到病人手里,才能被认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神鹿”对市场的信息作出了机敏的反应。1994年初,总经理在大会上郑重地宣布:销售才是真正的第一线。随后,招收了20多名大专毕业生,经过培训,充实到销售队伍中去。从此,一支年轻、高素质的销售队伍撒向全国。在销售策略上,公司作了重大调整,把销售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医院,引导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合理用药。对商业采取代理制、批量让利、削减小客户、培养大客户。目前12个地方设立了总代理点。一些本来薄弱的地方,如山西,过去跟着商业转,销售十分被动,现在医药公司主动要货。
1994年全国中药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神鹿”实现利税1970万元,人均利税居全省同行业之首。今年,又稳中有升。他们现有11个剂型100多种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地,是安徽省主要中成药出口厂家。
他们还加快资金周转。今年4月份,公司回笼资金达500万元。最近公司又将安徽省石台制药厂等企业兼并了过来。
目前,“神鹿”集团公司已拥有两家中外合资企业、两家控股企业和5家联营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