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珍惜好日子——从甲A联赛谈足球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4
第8版(体育)
专栏:甲A点评

  珍惜好日子
——从甲A联赛谈足球改革
本报记者刘小明
如果能找出两三年前的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实况的录像带看一看,一定很有意思。对比今年甲A联赛前8轮的情景,让人感慨和吃惊——中国足球这两年变化真不小。
前几年比赛时,观众席冷冷清清,场上球员懒洋洋地踢球,跑不动也不卖力气,时不时还有打假球的嫌疑。如今,甲A联赛火爆的场面不必多说,足球圈内外人人清楚,这要得益于足球改革的成果。
水平提高了吗
中国足球从去年起,迈开向职业化俱乐部制发展的步子。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上有体委领导重视,下有球迷支持,周围有新闻舆论的“煽风点火”、“摇旗呐喊”,眼看着足球赛场一天天红火起来。广岛亚运会,中国足球队还挺争气,队员脖子上一个个挂上了银牌,让人看到希望。
近日,中国足球队再胜意大利劲旅桑普多利亚,又给神州“足球热”加温。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足球至今尚未冲出亚洲,距离这一目标近点没有?水平到底提高多少?眼下难作定论。从几场友谊赛的结果,或许看出些眉目,也许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真正的检验还是看世界杯、亚洲杯、奥运会的赛场。
走自己的路
不要以为一实行职业化俱乐部、主客场比赛,中国足球水平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职业化是一条出路,但并非解决足球难题的“万能钥匙”。
中国足球从计划经济体制向职业化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不应将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优点一风吹。对于一线队伍的管理、训练以及运动员的道德作风,不过问绝对不行,没有严格要求不可能达到高水平。
东南亚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职业化历史比我们长得多,但队伍管理和训练搞不好,水平并没提高多少,而舞弊暴力等问题却不少。
深化改革有文章
摸索和总结职业俱乐部在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切实经营好甲级队联赛,对于中国足球界来说,今后一段时间这两方面均有文章可做。
如何使中国足球联赛与亚洲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联赛体制、赛程挂钩,协调好亚洲地区有关世界杯、亚洲杯、奥运会等各项赛事,进而创办亚洲或东亚地区的“三大杯”比赛,这些方面亚洲人应向欧洲足联学习。
此外,在忙于搞好甲A联赛的同时,别忘了青少年足球。中国足球的基础太薄,当前拥有二、三线队伍的甲A俱乐部不多,甲A球员中不少人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缺乏竞争和向上的动力。
若不多培养后备力量,只是在成年队员待遇上一味加码,既不符合国情,最终也将不利于足球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