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技术市场方兴未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4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市场观察

  技术市场
方兴未艾
本报记者李丽辉
技术商品抢手
“同志,我有资金,请您一定给我挑一个好项目!”走进技术市场,经常可以听到这类企盼的话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竞争。于是,技术作为“能下金蛋”的特殊商品,受到了企业家们的格外青睐。
广西玉林市政府去年曾邀请北京十几家科研和技术服务单位进行技术项目展销咨询活动,参展的几百个技术项目在当地企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500元一张的门票一售而空。玉林市政府负责人说,玉林乡镇企业经济发达,最初是靠“三来一补”加工业发展起来的,如今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向技术型产业过渡。现在玉林市新近崛起的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企业,都是靠使用高新技术占领市场的。
据国家科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各类技术贸易机构已有5万多家,技术市场从业人员已达95万多人,技术合同成交额连年上升。1992年为150亿元,1993年突破200亿元,1994年再跨新台阶,达到228亿元。技术市场已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行业。
经济效益可观
技术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具有特殊性。买技术要花钱,但把买来的技术投入生产后会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钱。
国家科委技术市场办公室雷庆西副处长说,“228亿元只是技术成交金额,而这些技术运用到生产领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则要高得多,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北京国家化工技术市场总经理王宗武介绍,国家化工技术市场有60多家化工行业科研、大专院校及大型企业为成员单位,每年向社会发布几百项科技成果,其中一些项目已为企业选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天津市近期对天津技术市场典型项目进行了跟踪调查,对56例典型技术合同项目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56项技术项目成交额为5789万元,应用后新增产值7.2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创社会效益1118亿元。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市场仍需完善
尽管近年来技术市场发展很快,但我国科学技术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全国平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一些技术商品的成熟性不够。
一些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经纪人反映,目前科研部门推出的技术成果很多,但真正效益好、有市场、技术成熟的项目却不多。特别是中间工业化试验环节薄弱,致使一些相当好的项目,也因工艺、设备等开发不配套而被迫搁浅。
技术商品交易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许多方面,需要买卖双方对专业科技知识和生产市场有一定了解。有一些乡镇企业虽然有买进技术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素质,往往是谈得多,成得少,使技术商品成交受到影响。
另外,新技术应用需要资金和要承担风险,也使新技术的采用受到限制。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市场本身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科研、企业、金融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技术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可以想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它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