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呼拉舞与历史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呼拉舞与历史变迁
潞潮
居住在夏威夷岛屿上的波利尼西亚人以能歌善舞而闻名于世。早在17世纪,当来自“文明世界”的西方传教士首次登上夏威夷群岛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尽管那些裸露着上半身的当地人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可是夏威夷的宗教文化却足以与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媲美。正是这个古老的波利尼西亚文化孕育了夏威夷的呼拉舞。
关于呼拉的起源有着各种动人的传说,佩丽与荷依阿卡姐妹的故事就是伴着世世代代呼拉舞的说唱流传至今的。
传说佩丽的双亲是万物的创造者,而佩丽则是产自其母口中喷出的一股火焰,因而被视为火山女神。据说至今仍然有人会遇见佩丽的化身。常有旅游者被告之,如果碰见一个神奇的老太婆或是个年轻美貌的女郎在路边向过路人请求搭车或是讨香烟的话,千万不能拒绝,否则会大祸临头。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旅游者从火山参观点捡溶石回家作为纪念品的话,会激怒火山女神佩丽,必然会得到恶报。因此夏威夷每年都能收到从世界各地寄回来的火山溶石。
与佩丽相反,荷依阿卡则心地善良。她能歌善舞,被视为呼拉舞的创始人。传说她是佩丽把一枚卵放在腋下孵出来的,后二人以姐妹相称。但她们却因同时爱上了一个部落的王子而反目。后人把这个曲折的爱情故事编入呼拉舞的伴唱词中,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的300多首伴歌实际是一种当地宗教信仰的赞美词。由于各部落的信仰不同,所以呼拉伴唱词所赞颂的神也是五花八门,有山神、战神、海神、森林之神等等。可以说呼拉舞是当地人祭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夏威夷每年都要举行呼拉舞“奥林匹克”大赛。开赛前,参赛者们都必然先到佩丽的火山口举行仪式,载歌载舞,献上鲜花、果品和杜松子酒,以求火山女神保佑。
在夏威夷历史上,围绕着呼拉舞的生存展开过一场基督教与当地宗教之间的持久战。19世纪中叶,当夏威夷女皇卡阿呼玛奴开始进行宗教改革,向一些古老的信仰挑战时,大批基督教传教士们从美国东岸蜂拥而至。最初几年由于当地人的抵制,他们收获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教士掌握了当地语言,便开始向当地宗教发起攻势,而呼拉舞则是他们的突破口。在他们眼中,呼拉舞是一种“低级文化”的代表,表演者裸露着上半身是对上帝的“亵渎”,伴奏的歌声和乐器是一种“噪音”等等。
传教士们最终从卡阿呼玛奴女皇那儿看到了希望。女皇由于遭到第二任丈夫死亡和被第三任丈夫抛弃的连续打击,便转向基督教以求得到解脱。1825年,她正式宣布放弃对一些当地神的信仰,同时开始以“禁黄”为由把一些呼拉舞伴唱词打入冷宫。到1831年,传教士们宣称2/5的当地人已经皈依基督教。
然而呼拉舞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特别是在远离教堂的部落。1872年,卡阿呼玛奴女皇死后,呼拉舞开始复兴。
夏威夷历史上最开明的皇帝大卫·卡拉卡瓦在1874年登基后,呼拉舞又重新为皇室所接受。卡拉卡瓦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在他的加冕典礼上既有华尔兹舞也有呼拉舞。皇帝本人还亲自创作呼拉唱词和编导动作,并且提倡把西方的乐器,如吉他、小提琴等用于呼拉。总之,卡拉卡瓦当政的16年是呼拉舞复兴的全盛时期。
到了1898年,蔗糖农场主联合商人们推翻了帝制,并竭力促使美国大陆与夏威夷的统一。呼拉舞作为当地文化的代表,又遭到被否认的厄运。
呼拉舞随着夏威夷的历史发展而起伏,它顽强的生命力来自这块孕育它的土地。今天岛上的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把进入呼拉舞训练班看作是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正如日本女孩要学插花和茶道,夏威夷岛人也要求他们的后代从小就开始学跳呼拉。
关于呼拉舞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源于印度舞。事实上,呼拉舞的真正创始人是从太平洋各地移至夏威夷岛的移民们。与印度和许多东南亚国家的舞蹈相似,呼拉舞最注重舞者的眼神和手的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意义。据专家们说,只有懂得当地的语言,才能领悟到每个舞姿的真正含义:翻滚的海浪,飞溅的瀑布,细细的雨丝和震耳的山风……
今天,夏威夷岛上到处都能听到呼拉的歌声,看到呼拉的舞姿。呼拉的表演者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呼拉将必然与这块美丽的岛屿一样永世长存。
(附图片)
(题图:夏威夷岛上的少女在表演呼拉舞。潞潮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