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开发利用结合教育科研并举我国藏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开发利用结合教育科研并举
我国藏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本报讯我国传统的藏医药学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教育科研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成效显著。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的各藏族自治州、自治县都普遍设立了藏医医疗机构,近3000名藏医药人才遍布牧区草原。
近年来,我国藏医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使这一古老的民族医学有了众多传人。昔日主要依靠拉萨药王山的“医学利众院”、“门孜康”等寺院培养,现在以师带徒学的模式已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培养、班级授课的现代教育体制。青海省创办藏医中专学校,西藏建立起国内第一所藏医学院,青海又首开藏医大专自学考试的先河。目前,藏医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已经制定,《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20多种藏医教材编成出版,近几年培养的高、中级藏医人才达1200多名。
国家还把藏医科研列为藏区医学科研的重点之一,大力推动藏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青海、西藏两省区成立了专门的藏医药研究所,《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蓝琉璃》等十多部藏医典籍得到发掘整理,有的被译成俄、英、德、日等多种文字,为海内外人士所注目。
经过多年考察,我国已探明2000多种藏药资源的分布、生长及贮藏等情况,并制定出了相应的藏药标准,常用藏药和名贵藏成药如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的生产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国每年可生产各类藏药20多万公斤,基本满足了藏区内外的需要,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藏医还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科技的新成果,大大提高了诊治水平。闻名遐迩的藏医药浴治疗法在主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独领风骚,有效率高达94%。前不久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细菌性痢疾的治愈率上,藏医高出西医9个百分点。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此外,藏医在防治偏瘫、高血压、乙型肝炎等疑难病症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魏健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