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荒漠化:全球的生态灾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防治荒漠化:我们共同的责任
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的癌症”,是人类的灾难,防治荒漠化的呼声已经在世界各国响起。第49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6月17日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和林业部把今年6月定为“全国防治荒漠化宣传月”。为了让读者了解世界和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防治情况,本报从今天起陆续以“防治荒漠化:我们共同的责任”为题发表一组文章和报道,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心和重视。——编者
  荒漠化:全球的生态灾难
(一)
全球荒漠化情形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和理解。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残、影响和威胁。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而对于生活在已经荒漠化地区的人们,荒漠化带来的是悲惨的命运。在非洲萨赫勒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死亡、疾病和伤残困扰着数以百万计的难民。
荒漠化带来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它已不再是一个生态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在,每年全世界荒漠化带来的直接损失达420多亿美元。    (二)
人类同荒漠化的抗争伴随着荒漠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成功与失败的悲壮的过程。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着中国,因为中国在阻止荒漠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围绕着治沙,在中国北方的风沙线分布着一些治沙研究所和实验站,常年同沙漠打交道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多项珍贵的科研成果,中国大面积植树和再造林以及沙区开发治理等成功技术和措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榆林出现人进沙退、和田成为沙漠绿洲,都是治沙的成功典型。
埃及、伊朗、毛里塔尼亚、以色列等国也在防治荒漠化中取得了一些成功。埃及通过引水工程,增加了有效灌溉的土地,在尼罗河两岸发展了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开发了五个绿洲。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增加着沙漠边缘地带的植被,阻止沙丘移动。以色列人则在利用沙漠方面借助高效率地使用水和太阳能,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沙漠农业。
从防止荒漠化到改造利用荒漠化土地,各国的成功实践表明,人类有能力征服荒漠化。
(三)
从迄今为止的实践来看,防治荒漠化的真正困难因素,与其说是技术的,不如说是资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制约着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进程。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更有些国家处于沙漠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防止荒漠化必须依靠国际间技术的合作和资金的援助。从70年代开始,伴随着荒漠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加紧了防治荒漠化的合作。
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联合国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
面对日益加剧的荒漠化进程,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将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
环发大会以后,经过1年多的谈判,形成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这是防治荒漠化领域第一个全球性公约,它意味着人类共同行动同荒漠化抗争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